10月14日,《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发布。该文件要点如下:1)带量采购对象:电生理导管鞘、隔穿刺针及诊断、治疗、超声导管等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常见医用耗材;2)采购需求量::各医疗机构在企业申报的产品/套装中选择并报量产生意向采购量;3))中标规则及协议采购量:①组套采购模式:降幅≥30%中标,获40%需求量,降幅≥50%获80%采购需求量;②②单件采购模式:降幅≥50%中标,降幅排名前二进入A组(获需求量100%及90%+分配量),排名后三分之一为C组(获需求量60%,调出20%),其余进B组(获需求量80%+分配量);③③配套采购模式:较该企业所有拟中选组套/产品加权平均降幅下浮5%。
集采规模超前,涉及品种丰富。此次集中带量采购由福建省牵头,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26省区参与,是目前采购联盟规模之最。作为首次心血管类产品大规模集采,此次带量采购涉及11个大品种,几乎囊括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全部高单价医用耗材。
电生理集采政策温和。1)最高限价设置:整体来看,此次集采方案最高限价与目前终端医院售价较为相近;2)降价幅度:厂商可通过调整降幅确保中选,组套采购模式降价30%以上、单件采购模式降价50%以上即可中选,因此预计几乎不会有主要玩家出局。
进口产品仍为市场主流,集采助力国产厂商入局。电生理类耗材壁垒较高,国内起步晚,国产厂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2020年市场份额约10%),高端电生理医疗器械市场主要由强生、雅培、美敦力(三家份额超85%)等外资垄断。随着近年国内企业研发实力加强,一些厂商开始涉足电生理类市场,基于温和的集采政策,国内厂商获量、价有望超预期。
投资建议:心脏介入电生理类耗材国产替代空间巨大,进入壁垒较高,目前国产厂商研发进展顺利,高值医疗耗材板块经调整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位,集采政策渐趋温和有望缓解市场担忧。建议关注惠泰医疗、微创医疗等电生理龙头。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导致医院手术量不达预期的风险;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