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汽车产销同比、环比均实现高增长,“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效应重现。据中汽协10月11日发布的数据,2022年9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7.2万辆和261.0万辆,环比分别+11.5%和+9.5%,同比分别+28.1%和+25.7%。其中出口汽车30.1万辆,环比-2.6%,同比+73.9%,汽车出口连续两个月维持在30万辆以上。今年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63.2万辆和1947.0万辆,累计同比分别+7.4%和+4.4%,较1-8月增速分别+2.6pct和+2.7pct;累计出口汽车211.7万辆,同比+55.5%,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出口国。9月汽车产销增速达两成以上,环比也实现较快增长,体现出传统消费旺季效应;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93.9%;乘用车产销增速较理想,商用车恢复不及预期。
按照前几轮促消费政策出台后的经验,政策刺激效应将于四季度进一步发酵,因此今年后几个月国内汽车产销量有望进一步超预期,全年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的概率较大。
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1.1倍和93.9%,全年销量达700万辆以上的概率较大。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5万辆和70.8万辆,同比分别约+113.9%和+93.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7.8万辆和53.9万辆,同比分别+93.8%和+77.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7万辆和16.9万辆,同比分别+183.8%和+177.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约200辆,同比分别+18.1%和+16.8%。9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7.1%,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约28.9%。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我们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00万辆以上的概率较大。
乘用车:产销增速维持在三成以上高增长,自主品牌表现更优。9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0.9万辆和233.2万辆,环比分别+11.7%和+9.7%,同比分别+35.8%和+32.7%,产量增速继续好于销量增速,体现了消费旺季时的正常补库存行为。1-9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20.6万辆和1698.6万辆,同比分别+17.2%和+14.2%。
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16.6万辆,同比+40.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0.0%,比去年同期+2.9pct,好于乘用车整体增速。1-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816.3万辆,同比+26.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8.1%,比去年同期+4.7pct,造车新势力不断崛起和汽车出口量的高速增长,显示出自主品牌乘用车竞争力正逐步增强。
商用车:恢复不及预期,产销增速再次转负。9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3万辆和27.9万辆,环比分别+10.5%和+7.9%,同比分别-15.6%和-12.5%,增速分别较上月-18.7pct和-16.5pct,产销增速再次转负,恢复不及预期。1-9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2.6万辆和248.4万辆,同比分别-32.6%和-34.2%,降幅较1-8月收窄1.5和2个百分点。据第一商用车网统计,9月重卡销售约5.2万辆,环比约+13%,同比去年的5.9万辆约-12%。9月重卡销量降幅虽继续收窄,但主要因去年同期低基数所致,5.2万辆是自2016年以来9月份销量最低值,也是自去年5月份以来的连续第十七个月下降。促进重卡市场增长的积极因素还未显现,未来市场发展仍需各方面共同努力。1-9月重卡累计销售约52.4万辆,比去年同期的123.3万辆约-58%,减少70.9万辆。主要车企中中国重汽9月重卡销量约1.3万辆,同比-19%,继续稳坐冠军宝座;其1-9月累计销量约12.5万辆,累计同比约-48.0%,市场占有率为23.9%,同比+4.2pct。高涨的出口继续成为重卡行业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甚至可以看作是“胜负手”),重汽、陕汽等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都从中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9月行业产销量同环比增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体现了旺季效应,符合市场预期;第四季度的10月份仍是传统汽车消费旺季,市场应能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11-12月随着年底的临近,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刺激效应将会越发明显,产销量有望进一步上冲,因此四季度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在高位,因此我们维持对行业“领先大市-A”的投资评级。我们重点推荐反弹周期中弹性较大的电动智能化产业链零部件龙头企业德赛西威、卡倍亿,建议关注重卡和乘用车龙头企业中国重汽、长城汽车。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影响超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外需求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