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424.1亿元,同比增长10.15%,归母净利润56.42亿元,同比增长16.3%。同时,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57.55亿元,同比增长16.95%,归母净利润3.791亿元,同比增长88.37%。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公司经营稳健发展,财务指标持续改善2021年公司全年经营情况稳中有增,毛利率同比增加0.08pct至26.88%,三费占比小幅增减,公司财务费用减少显著。资产负债端表现亦十分稳定,整体公司2021年实现了稳健的发展。2022年Q1业绩表现亮眼,由于2021年Q1的2亿归母净利润为历年一季度最高记录,2022年Q1继续大幅刷新了这一记录至3.79亿元,主要系毛利率与费用方面改善。Q1营收增长符合预期。
在手订单达515亿元,电力基建加速支撑全年高增长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手订单总计515.08亿元,2020年末,这一数字为455.72亿元,同比增加13.03%。2021年末的在手订单相对2021年全年营收增幅为21.4%,均超过公司营收10%的目标。4月6日中央财经委第11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能源网络建设的核心参与者,将充分受益于今年2-4季度电力基建的提速。预计公司在手订单执行节奏将会加快,助力全年业绩高增。
IGBT产业化元年,聚焦能源转型,发挥中坚力量IGBT业务是公司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中1200V、1700V及3300VIGBT产品已成功示范应用,预计今年将逐步量产,主要应用于柔性交直流输电、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增厚公司利润。公司深度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的攻关研发,开展电力市场全业务场景解决方案研制、碳监测管理、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多元负荷柔性可控、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数字换流站、直流配电网、智能终端等新业务推广,积极推动新一代调度调控云、新一代集控站等一批新型应用落地。公司发展动能十足,预期业绩将稳定增长。
盈利预测基于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维持原预测,即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6.5/584.3/652.8(新增)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7.88/83.65/98.54(新增)亿元,对应2022年4月28日收盘价PE分别为24/19.5/16.5倍,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39.18元,对应2024年PE为22倍。
风险提示1)电力投资建设放缓;2)技术研发不及预期;3)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