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是大周期, 供需错配是造船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 复盘过去百年造船周期,大致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 每个阶段持续 20余年, 从峰谷到峰顶, 造船产量通常是数倍之变。 供需错配是造船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
民用造船业已进入新的周期上行阶段,呈现量价齐升状态。
需求端:运价高位+环保政策约束+到龄船只更新,新造船需求进入上行周期。 新船需求包括新增需求、替代需求和投机需求三大类。其中,新增需求主要取决于航运需求,替代需求由技术进步、环保政策和船舶到龄更新共同决定。 当前,航运市场运价保持高位运行带动新增需求,环保政策约束叠加到龄船只更新拉动替代需求。
供给端:全球造船产能基本出清,当前呈现偏紧状态。 金融危机以来,受订单大幅减少和船价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全球造船企业破产清算与兼并重组案件达到数百起, 产能出清过程基本结束。 2021年世界造船活跃产能利用率同比大幅攀升,达 93.9%; 全球大部分的 2022年新接订单都将在 2024年之后交付, 造船业已呈现产能偏紧状态。
造船量价齐升: 1)量: 造船市场新订单已于 2020年开始上升, 2022年新订单量远高于 2020年。 2)价: 造船价格持续提升, 8月初达 2009年 3月以来新高; 2022年 1-7月新接订单单船价值量创新高。
公司是造船旗舰上市公司, 民船受益周期向上有望贡献较大弹性。 公司下属子公司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量位居行业前列,当前订单饱满,排期已至 2026年。船价上涨情况下,新接订单价值量上升, 随着 2020年之前承接的低价订单逐步消化, 公司业绩有望迎来较大弹性;造船板等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 国企改革也有望带来催化。
海军装备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军船具备长期向上成长空间。 我国海军正加快推进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护卫型转变,需要强大的海军装备做支撑, 公司下属江南造船和广船国际均是重要的军船建造企业, 有望持续受益一流海军建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军船业务持续成长性和民船业务弹性, 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25/23.66/66.11亿元, 对应PE 分别为 234/52/1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航运景气度下滑,新接订单量低于预期; 原材料等成本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国企改革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