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材料是锂电池最为关键的材料。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 进而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 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占比最大的, 所占比例达45%, 其成本也直接决定了电池整体成本的高低, 因此正极材料在锂电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直接引领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
正极材料市场增长空间大, 产能快速扩张。 2021年中国正极材料的产值达到1419.1亿元, 同比增长123.1%。 2022年,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将达到162.65万吨, 三元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将达到97.66万吨, 根据各企业产能规划, 2025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将超过417.75万吨, 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将超过195.91万吨。
根据我们测算, 2022-2025年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为磷酸铁锂、 三元材料) 需求量分别为133.1万吨、 202.3万吨、 287.4万吨、 408.6万吨, 复合增长率48.9%, 上游原材料短期制约正极材料供给。 2022年上半年由于上游原材料钴、 镍、 锂等价格快速上涨, 同时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向好, 部分环节产能供应紧张的局面仍没得到有效缓解, 导致市场仍处于供给紧平衡的状态。 锂盐供需错配导致锂矿价格维持高位, 预估2023年价格会有一定的松动。 中国锂、 镍资源较为匮乏, 对外依存度高, 需大量从国外进口, 2020年底, 中国锂矿储量仅占全球6.31%, 镍储量仅占全球4.39%。
磷酸锰铁锂和高镍三元是正极材料发展方向。 随着下游对锂电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正极材料将迎来一轮新的技术迭代和升级, 磷酸锰铁锂和高镍三元为代表的两条技术路径最为明确。 高能量密度是磷酸锰铁锂相较磷酸铁锂的核心优势, 随着国内多个磷酸锰铁锂材料项目的建成投产, 预计最晚2023年国内会稳定批量生产。 高镍三元电芯的能量密度已达到300-400Wh/kg, 相较于其他正极材料技术壁垒更高, 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智能化的发展要求。 国内真正能够实现高镍三元材料批量出货的企业并不多, 出货量较高的企业主要为容百、 巴莫、 贝特瑞以及邦普。 容百高镍产量占比70%左右, 处于高镍三元行业龙头地位。
投资建议: 随着下游对锂电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正极材料将迎来一轮新的技术迭代和升级, 磷酸锰铁锂和高镍三元为代表的两条技术路径最为明确, 磷酸锰铁锂电池预计明年开始商业应用, 高镍三元在三元电池中的占比也将持续提升。 长期来看, 正极材料行业技术开发将不断迭代, 技术壁垒将不断加大, 我们认为以头部电池企业为主要客户, 技术方面保持优势且有不断技术迭代能力的正极材料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建议重点容百科技、 当升科技、 德方纳米、 湖南裕能、 华友钴业、 厦钨新能、 长远锂科、振华新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