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27亿元,同比增长18.22%,Q2营业收入27.59亿元(yoy:21.76%,qoq:16.51%);实现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0.64%,Q2归母净利润2.89亿元(yoy:38.94%,qoq:64.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2.97%,Q2扣非归母净利润2.73亿元(yoy:48.37%,qoq:79.61%)。
上游价格松动,内部精益降本,公司业绩拐点已现。2022年上半年,随着覆铜板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行,公司成本端压力自三月起开始逐步释放。此外,公司注重精益降本工作,通过成立内部精益革新室,对于公司各环节管理进行不断优化和改善。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叠加内部精益降本初见成效,公司Q2业绩表现较Q1已有明显提升,盈利改善趋势明显。
加快高端产能落地,继续巩固技术优势。技术方面,2022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达2.44亿元,同比增长20.96%,继续加强对高性能产品的加工、降本等技术进行攻关,实现旗舰手机mSAP板、智能手机高阶HDI主板、5G基站高频高速混压板等产品量产,以及AR/VR任意阶HDI板、卫星通信高速板等核心技术突破。
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多元化产品技术支持能力,已与包括华为、海拉、西门子、富士康等在内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未来随着珠海景旺HLC、HDI(含SLP)、龙川软板二期等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完成,将进一步补足公司高端产品制造能力,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制造服务。
多领域全面布局,看好公司PCB产品量价齐升。目前,公司PCB产品已拓展至通讯设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及医疗、计算机网络等领域。我们认为,在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等因素的驱动下,下游应用的发展将直接拉动公司PCB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在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改善背景下,公司PCB产品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3.22/133.70/155.21亿元(+18.8%/18.1%/16.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3/14.88/16亿元(+25.4%/26.9%/7.6%),最新收盘价对应PE为18/11/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技术突破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