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晚间,证监会网站公示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获核准,批复自核准发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5业务端:公司累计出品影片超过250部,累计总票房超过400亿元,票房占比位列中国民营电影公司前三,出品《长津湖》、《中国医生》、《红海行动》等,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公司近年来不断完善下游终端平台,2019年2月取得了院线牌照,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博纳院线旗下加盟影院已达到101家,年度观影人次达到1800万。2021年博纳影投票房8.52亿,位列全国第九。
财务端:公司于2017/2018/2019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19.97/27.84/31.16亿元,业务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8.94%/39.36%/41.03%,归母净利润1.99/2.64/3.15亿元。由于招股书未披露最新财务数据,我们统计了2018/2019/2020/2021年公司影片票房作为参考,每年票房前五影片合计票房分别为54.13/99.71/17.31/71.52亿元。
博纳回A股之路,始于2014-2016年传媒行情,2016年退市时,博纳美股市值仅8.55亿美元,估值远低于A股同行,此后开启了漫漫回A路。我们认为,博纳回归如此坎坷,一方面有意外的原因,比如公司于2017年9月首次递交A股IPO申请,但马上面临国内IPO收紧寒潮,排队2年,后又因聘请的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造假事件,IPO申请被迫中止。另一方面,体现的是监管层对行业的担忧,首先自2017年后,基本无电影公司上市,且2017年仅横店影视、金逸影视两家重资产的院线公司上市。对博纳自身来说,IPO申请于2020年11月已经过会,却在近两年后才拿到批文,这些都能表明监管层的担心。这个担心主要是:1)影视公司业绩不稳定;2)过去常常出现并购影视公司对赌期过后业绩变脸以及后续引发的商誉暴雷问题;3)明星超高片酬、偷税漏税等社会负面影响。
我们认为,博纳获得批文与横店收购星轶影城都能证明,影视行业在经历了多年强监管以及疫情出清后,行业已经触底,其中横店收购星轶是从市场角度来证明,龙头院线市占率提高,并且后续新建影院空间有限,目前并购已经成为性价比较高的方式。博纳确定回归A股则是政策端利好,说明监管层对于行业整顿成果与行业风险出清是认可的,此时影视公司融资出现上述三点问题的可能性较小。
基于上述逻辑,博纳回归意味着政策底已经确认,同时近期行业也在逐渐经历疫后复苏,暑期档《侏罗纪世界3》、《人生大事》等影片表现优秀,《独行月球》也具有高票房潜力。我们建议关注影视行业触底回升的机会,建议关注行业龙头光线传媒、中国电影、万达电影、横店影视。BCDE疫情反复影响电影市场;投资电影播映表现不及预期;项目票房不及预期;观影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