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公布 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我们认为:
1)2022Q2,特斯拉业绩稳步增长,实现产销量 25.86万辆、25.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5.3%、26.5%。在销量及提价等因素的助推下,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高增;GAAP 毛利率及汽车业务毛利率分别提升 0.9个百分点、下滑 0.5个百分点至25.0%、27.9%,维持高盈利能力。
2)由于停工、全球供应链中断、劳动力短缺、物流及其他因素影响,特斯拉满负荷生产能力受限,二季度产销量及业绩环比下滑。但是二季度特斯拉生产效率创新高。中长期看,全球电动化趋势明确叠加自身产能不断上升,产销量有望持续增长。
3)4860电池持续推进实现应用,预计将带动产业链的技术迭代,高镍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新型锂盐以及导电剂等环节将迎来机遇。
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发布正极材料新产品容百科技和当升科技是国内优质锂电材料企业,本次发布会推出的新品有望助推全球锂电池行业向好发展,推动动力电池技术革新以及性能提升,有望缓解电动车续航里程、快充等痛点。此外,新产品的发布将提升企业自身技术优势,有望带动正极材料行业格局优化。钠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方向,有望凭借规模化之后的性价比优势,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实现应用,持续看好钠电池细分赛道的增量需求市场。
核心观点:
新能源汽车短期高景气度恢复趋势逐步确立,中长期高成长逻辑主线不变,全球电动化实现共振,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持续看好:
1) 国内新能源汽车恢复高景气度态势,电池端原材料价格影响向下游传导+下半年材料成本下降,有望迎来量利修复;
2) 制造工艺、电池结构、化学材料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升级,带来包括电池端在内的多环节机遇,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将加固自身护城河。
3) 钠电池等新技术路线不断成熟,为后续动力、储能等市场提供增量空间。
4) 终端需求迎来反弹后,中上游供给仍偏紧的负极材料(石墨化)、隔膜、铜箔等;
5) 原材料价格回落叠加动力电池价格上涨,盈利有望向好的动力电池企业;
6) 龙头高成长、高确定性机会,特斯拉、比亚迪及新势力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LG 化学等动力电池供应链;
7) 长续航、快充需求扩大,以及 4680电池等新技术落地,带来的高镍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导电剂以及新型锂盐等环节机遇;
8) 需求定位愈加清晰,带来的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电池以及正极材料机会;以及高镍化趋势带来的正极材料以及前驱体行业格局更加明朗,龙头优势有望不断放大;海外客户占比较高的供应商成本传导更具优势;
9) 在行业快速增长趋势下,自身优势增强推动业绩有望实现超预期表现的二线标的;
10) 竞争格局清晰,具备较强的护城河标的;技术路线明确,拥有迭代逻辑较强产品的优秀企业;
11) 产能加速布局有望显著受益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相关标的;
12) 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源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环节;
13) 储能、两轮车等具备结构性机遇的细分环节,以及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
受益标的:天奈科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当升科技、璞泰来、中科电气、容百科技、中伟股份、诺德股份、嘉元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德方纳米、震裕科技、天赐材料、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科达利、特锐德等。
2.新能源 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从《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点趋势:一是“光伏+”应用场景将逐步扩展;二是源网荷储将协调发展,“新能源+储能”成发展方向。我们认为,一方面,BIPV 作为最重要的“光伏+”应用场景之一有望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光伏及风电装机规模逐步扩大,为提升消纳及存储能力,储能将成为标配,新型储能有望快速发展。
多因素推动海风项目建设,持续看好细分赛道机会7月 13日,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公示了两个海上风电项目的竞争配置结果,马祖岛外海上风电场(30万千瓦)的中标电价为0.204元/千瓦时,连江外海海上风电场(70万千瓦)的中标电价为 0.193元/千瓦时。两个项目中标电价均低于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 0.3932元/千瓦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对此分析,“此次福建的海上风电项目电价之所以如此低,并非基于经济性测算,而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其他目标”。
我们认为,在双碳目标指导下,海上风电是实现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风芒能源统计,各省“十四五”海上风电已规划近 60GW,海上风电增量可期;运营商看重优质项目资源,多因素共同推动海风项目建设落地。基于平价时代大背景,产业链积极推动降本,助力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同时海风需求带动产业链供需优化,相关环节供应商有望受益。
核心观点:
(1)光伏光伏项目具备较强的“投资品”属性,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影响行业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硅料新增产能的持续投放,今年行业受上游约束的因素有望得到释放,我们认为,产业链供应能力的增强将提高装机规模上限;当前产业链价格维持高位,上下游环节正处于博弈阶段,随着时间进入到三季度,各环节让利结果将逐步明晰,行业需求预计逐季增长。
中长期看,“碳达峰”、“碳中和”以及 2025/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0%/25%左右目标明确,光伏等新能源未来在能源转型和碳减排中将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注市场变化下的供需关系及技术变革下的结构性机遇,如多晶硅、垂直一体化厂商、耗材环节和设备环节、逆变器、光伏胶膜、光伏玻璃、分布式光伏、光伏支架、新型电池等。
受益标的: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锦浪科技、德业股份、中信博、阳光电源、正泰电器、美畅股份、高测股份、金博股份、福斯特、福莱特、爱旭股份、海优新材等。
(2)风电短期来看,行业量增价稳:①上半年招标规模达 53.46GW,行业需求有所支撑。根据风电之音不完全统计,截至 6月 29日,风电项目招标规模达 53.46GW。其中,央、国企共发布风机招标 52137.85MW,占总招标量的 97%;民企公开招标仅统计到1331.5MW。22年招标规模同比 21年同期显著增长,为后续风电装机需求提供可靠保障;②低价竞争暂缓。根据风电头条统计,6月含塔筒陆上中标均价为 2518元/kW,其中最高中标单价 3993元/kW,最低中标单价 2050元/kW;不含塔筒陆上 中标均价为 1754元/Kw,其中最高中标单价 2400元/kW,最低中标单价 1427元/kW。
中长期看,风电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替代形式之一,平价时代风电行业将摆脱周期性波动特点,持续看好风电行业的装机需求及发展空间。
受益标的:大金重工、日月股份、东方电缆、天顺风能、天能重工、广大特材、新强联、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金雷股份等。
(3)储能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深入,风电、光伏装机量规模不断扩大带来储能领域景气度攀升,欧洲市场高电价推动户用储能快速增长。我们看好储能发展机遇下的电池、逆变器、储能系统集成三条主线:
1)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提升,以及钠电池、钒电池等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
2)逆变器:PCS 与光伏逆变器技术同源性强,且用户侧储能与户用逆变器销售渠道较为一致,逆变器技术领先和具备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3)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受益标的: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科士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等。
3.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新能源装机、限电改善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