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公司发布五年扩产规划,大力布局PA66、再生锦纶等差异化锦纶产品,带动全产业链实现量价齐升,根据测算,达产后收入规模达到130-160 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0%左右。
投资要点
锦纶产业链一体化龙头,再度出发 公司深耕锦纶产业20 年,目前已形成纺丝、织造、染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公司凭借长期的产业积累,在产业链一体化、差别化高端产品、领先的良品率等维度构筑自身的护城河,已逐渐培育包括迪卡侬、Lululemon、安踏、H&M、优衣库在内的稳定客户群。 21 年产品升级成效初显,锦纶长丝为核心增长来源。在市场环境变化、油价波动、产能磨合等综合影响下,公司业绩经历了12-15 年的平淡、16-18 年的快速拉升和19-20 年的大幅下滑。21 年以来,公司差别化锦纶产品开始放量,全年收入/利润同比增长70%/287%,其中锦纶长丝收入增长114%,占比达到42% (+8pct),是增长的核心来源。
锦纶高端化进行时,公司稀缺性显著 锦纶长期对涤纶等具有替代趋势,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锦纶因具有高强度、耐磨耐寒、吸湿好、单重轻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功能性服饰,其中锦纶66 性能更优,但我国锦纶产量占化纤仅6%(全球为9%)、锦纶66 产量占锦纶仅9%,增长空间巨大。 己二腈步入国产化时代,大陆唯一民用锦纶66 制造商最先受益。锦纶66 上游关键原材料己二腈的核心技术被海外企业垄断,我国过去100%依赖进口,19 年以来国内企业纷纷规划己二腈产能,22 年为第一批集中投产时点,锦纶66 切片成本有望大幅下降。台华为大陆少数具备量产民用锦纶66 能力的生产商,将最先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 再生锦纶为蓝海市场,公司进军化学法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优衣库、Adidas、ZARA 等一线品牌纷纷宣布可再生材料发展计划,公司率先与三联虹普签订化学法再生锦纶研发建设项目,有望填补该领域技术空白,想象空间巨大。
量价拆分:产能驱动型,原料价格影响较大 上市以来,公司各道生产环节均已完成一轮大规模扩产。截至2021 年末,公司锦纶长丝产能为18.5 万吨,坯布、染色、后整理产能分别为5.6/1.6/0.6 亿米。中美贸易摩擦及疫情导致19-20 年织染整产能利用率下滑较大,21 年已明显回暖;而锦纶长丝需求强劲,产能始终满负荷运转。垂直一体化模式下,前道产品除对外销售外,还供应内部后道环节生产使用。 锦纶长丝均价与石油价格高度相关,毛利率持续上行。锦纶长丝均价与原材料己内酰胺价格同步波动,后道产品则通过高附加值大大减弱该相关性。从21H1 来看,锦纶长丝/锦纶坯布/锦纶面料平均单价为2.4 万元/吨、4.4/11.1 元/米。随着客户订单优化及差异化产品占比提高,锦纶长丝毛利率持续上行至24%,后道产品虽然继承了前道工序的毛利,但近年来受产能利用率下滑影响,毛利率波动较大。
成长测算:加码差异化产品,重塑量价体系 五年扩产计划出台,共规划42 万吨差别化长丝产能,预计一期于23H1 投产。2021 年10 月公司公布扩产计划,预计锦纶长丝产能增长至60.5 万吨,其中锦纶66 和再生锦纶将达16/10.5 万吨,此外还规划后道环节翻倍以上的产能扩张,并向上延伸至切片聚合环节,全面带动产品结构升级与内部协同提升。 预计达产后营收规模在130-160 亿元之间,毛利率提升至30%。根据测算,四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公司锦纶长丝收入将达到90.7 亿元,毛利率提升到29%,其中锦纶66、再生锦纶收入分别达23.7/22.4 亿元,合计占比达51%,;坯布/成品面料收入分别达到24.0/30.0 亿元,毛利率分别提升至31%/34%。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为国内锦纶产业链一体化龙头,预计将充分受益于锦纶66、再生锦纶渗透率提升,预计2022-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47.4/60.5/75.4 亿元,同比增长11%/28%/25%,实现归母净利润5.2/7.8/10.8 亿元,同比增长13%/49%/39%,现价对应PE 为22/15/10 倍。考虑公司行业稀缺性及未来持续且较高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扩产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