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长光华芯中小盘首次覆盖报告:铸激光之“芯”,风鹏正举未来已来

来源:开源证券 作者:任浪 2022-05-2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打破海外垄断,比肩全球巨头,本土激光芯片龙头冉冉升起公司是国内稀缺的半导体激光芯片厂商, 乘国产替代东风有望迅速崛起。公司在半导体激光器构建了砷化镓、磷化铟两大材料体系和 EEL 以及 VCSEL 两大工艺技术平台。 目前半导体单管激光芯片可实现 30W 高功率激光输出,比肩全球龙头玩家,打破海外垄断。 未来公司将以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为支点持续提升技术壁垒和经营规模,并向 VCSEL 和光通信芯片领域延伸, 同时纵向布局器件、模块和激光器,实现业绩腾飞。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6/2.91/4.27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1.37/2.14/3.1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55.4/35.5/24.1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需求扩张叠加国产化加速,激光芯片行业长坡厚雪据 Laser Focus World 预计 2017-2022年全球和国内激光器市场将分别从 137.7亿美元和 69.5亿美元增长至 201.0亿美元和 147.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 7.9%和16.2%。半导体激光芯片可作为其他激光器的泵浦源和直接应用,亦受下游拉动需求快速提升。在应用最广泛的光纤激光器领域,以锐科、创鑫为代表的本土厂商份额迅速扩大,在性能、 成本、供应链安全等综合考量下,采用本土激光芯片成为大势所趋。此外随着 5G 和 VR 以及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的推开, 3D 结构光以及 TOF 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亦将释放需求,作为光源的 VCSEL 芯片前景广阔。

IDM 让公司在技术和供应链奠定优势地位, 产能扩充业绩进入快速发展期光电子器件核心竞争点在于工艺的成熟和稳定性以及工艺平台的多样性, 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激光芯片 IDM 厂商积累了从芯片设计、外延生长、 FAB 晶圆工艺、腔面钝化等全面、领先的半导体激光器技术体系, 推升产品性能并形成相对稳定安全的供应链。 2021年公司引入行业内最大尺寸的 6寸晶圆产线, 产能瓶颈逐步突破,产品单位成本显著下降,叠加技术进步带来的良率提升, 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国产替代浪潮下,公司业绩进入快速发展期。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需求不及预期、芯片供应链受外部因素扰动。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