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恢复受挫、油汇冲击成本,三大航持续大幅亏损。2021年航空板块(含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实现归母净亏损约415亿,较上年(亏损约375亿)亏损扩大40亿;2022年第一季度航空板块归母净亏损约226亿,较上年(亏损约146亿)亏损扩大80亿。除了国内疫情反复的影响,油汇波动也对航司成本带来负面冲击。整体来看,虽然国内外疫情仍有反复,但随着新冠疫苗接种/治疗的不断推进,航空需求复苏是确定性事件,航司盈利未来将重回增长轨道。展望未来,随着欧美主要国家逐步放开入境限制,中国也将逐步放开入境限制,海外需求将逐步恢复,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将逐步恢复,而海外航线收入贡献较高的龙头公司弹性较大。
营运成本刚性,机场亏损同比扩大。2021年机场板块(含上海机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厦门空港)实现归母净亏损20.1亿,同比上年(亏损13.2亿)亏损扩大6.9亿;2022年第一季度,机场板块合计亏损8.8亿,同比上年同期(亏损4.9亿)亏损扩大3.9亿,主要原因是海外客流量处于低位,免税业务收入不振,同时机场折旧及运营成本存在一定刚性,导致上市机场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整体来看,由于中国疫情防控策略与欧美主要国家不同,所以中国入境限制放松的节奏将明显晚于欧美主要国家,海外航空需求恢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但长远来看,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是确定性事件,一线机场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并未因疫情发生本质变化,机场免税业务增长的长期逻辑仍然没有变化。
快递行业价格战缓和,头部快递公司盈利修复。2021年快递板块(含顺丰控股、韵达股份、圆通速递、申通快递、德邦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约71亿元,同比下降36.2%,降幅大于上年降幅(6.3%),主要原因是顺丰控股2021年盈利大幅下降的拖累。2022年第一季度,五家快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2.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4.7亿元)扭亏为盈,主要原因是顺丰控股同比大幅扭亏,同时圆通、韵达、申通盈利能力不断改善。整体来看,国内疫情反复,快递公司所受负面冲击有限;《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行业价格战趋缓或将持续被验证,推动快递公司盈利修复,在此背景下,头部快递企业将明显受益。
投资建议:国内疫情反复,航空客运需求恢复受负面冲击,我们认为一线机场公司、航空公司的成长逻辑和区位优势都没有因疫情发生本质变化;随着新冠疫苗/治疗技术的不断推进,航空客运需求必将逐步恢复,一线机场公司、航空公司价值重估是确定性事件;监管发力,快递行业价格战趋缓或将持续被验证,推动快递公司盈利修复,在此背景下,头部快递企业将明显受益。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推荐中国国航、春秋航空、上海机场和顺丰控股,建议关注中国东航、南方航空、白云机场和圆通速递。
风险提示: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时间、范围超出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航空、快递需求下行;海外旅客吞吐量增长缓慢;机场免税店消费额增长缓慢;快递行业竞争超预期,导致单票收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