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央行公布2022年1月金融数据:
(1)新增人民币贷款39,800亿元,去年同期为35,800亿元。
(2)社会融资规模61,700亿元,去年同期为51,884亿元。
(3)M2同比9.8%,前值为9.0%;M1同比下降1.9%,剔除春节错时因素影响,同比增长约2%。
企业信贷明显改善,居民信贷仍然疲软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944亿元,主要源于企业端的拉动。具体来看,企业信贷增加3.36万亿元,同比多增8,100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600亿元,较前期同比减少而言边际改善。这也侧面表明,在各项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的情况下,基建项目贷款以及制造业贷款需求开始逐步企稳。
另外,企业短期贷款增加1.01万亿元,同比多增4,345亿元;企业票据融资增加1,788亿元,同比多增3,193亿元。这正如我们前期报告《“宽信用”来了么?》所分析的,除了春节前企业流动性需求较强之外,票据贴现量价齐升背后,也表明银行的信贷需求有回暖的迹象。
不过,相较于企业端信贷大幅抬升,居民端信贷仍然比较疲软。具体来看,居民贷款增加8,430亿元,同比减少4,27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06亿元,同比减少2,2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同比减少2,024亿元,这说明当前的居民消费仍然比较低迷,住房需求的改善也仍然需要时间。
政府债券融资大增,推动社融数据超预期 1月,社融规模增加6.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其中,除了信贷融资同比增加了3,751亿元,直接融资和政府债券也贡献了较多增量。其中,在财政政策前置发力下,政府债券净融资6,026亿元,同比多增3,58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5,799亿元,在去年1月份发行仍受永煤事件冲击的情况下,同比多增1,882亿元。另外,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39亿元,同比多448亿元。
除此之外,表外非标融资增加4,479亿元,同比多增328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增加428亿元,同比多增337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80亿元,同比少减162亿元,这或与当前地产融资政策边际缓和有关。而在票据融资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731亿元,同比少增171亿元。
M2-M1剪刀差扩大,社融增速进一步抬升 1月末,M2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0.4个百分点。M1同比下降1.9%,比较少见,这与今年春节前置有关,企业集中发放薪酬和福利使得单位活期存款会向个人存款转移,导致M1减少较多。
不过,剔除春节错时因素影响,M1同比增长约2%,M2-M1剪刀差仍然在扩大。这一方面与地产销售较差有关。一般情况下,当地产销售差时,居民存款(M2)不会转换成企业活期存款(M1),使得两者之间剪刀差拉大。另一方面,或表明当前企业资金的投资意愿仍然较弱。
总的来说,在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的情况下,1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5%,增速较上个月末进一步抬升0.2个百分点。
社融增速进一步抬升,主要源于企业短期贷款、企业票据融资和政府债券融资的拉动,除此之外也有企业中长期贷款边际改善的贡献。
但是由于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贡献更多,所以社融数据的结构仍然不佳。另外,居民贷款仍然疲软,后续表现需要关注地产政策的改善情况。不过,考虑到当前“稳增长”的政策仍在不断被推出,后续社融增速仍有望保持小幅回升的走势。
风险提示 地产投资加速恶化;下阶段经济加速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