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始将陆续公布 2020年 12月和四季度经济金融数据。从目前的市场预期来看,市场对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出口、PPI 预期仍存一定分歧(图 1)。我们认为,虽然 2020年已落下帷幕,但上述数据表现仍将影响市场对两会前经济和政策形势的判断,具体而言有如下三个问题值得关注:1)四季度 GDP 是否会超过去年同期(6%)?2)在高基数下,12月出口是否继续保持高增?3)稳健的信用扩张是否在 12月延续?四季度 GDP 是否会超过去年同期(6%)?我们运用此前行业视角下的分析框架,模型预测四季度 GDP 增速为6.1%,略高于去年同期。
从 12月的高频数据来看,全国钢厂的高炉开工率、螺纹钢产量、以及全国的水泥出货率均较 11月有所下滑,尽管如此,考虑到今年 12月的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多了两天,我们预计 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 6.9%,仅较 11月(7.0%)小幅回落。
从 GDP 核算的生产法口径来看,图 2测算了 10-11月,GDP 中二产和三产主要行业增速相对去年同期的缺口,不难发现除了个别在三产中占比较低的行业外,四季度主要行业的产出缺口均已经转正,因此,有理由相信四季度 GDP 会增速超过去年同期。鉴于我们预测四季度 GDP 增速 6.1%,2020年全年 GDP 增速为 2.2%。
12月出口是否继续保持高增?从四个维度判断 12月份中国出口:
(1)PMI 新出口订单领先出口约 3-6个月,以滞后 5月 PMI 来看,12月对应新出口订单数环比 11月改善,由此推测 12月出口不差(图 3);
(2)港口协会公布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旬度数据与出口历来相关性较强,尽管 11月份出现背离,但方向上也是出口大幅好于港口数据(图 4),12月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7%,较 11月(8.4%)小幅回落;
(3)疫情未退环境下,中国出口一国同比与该国相对中国的封锁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图 5/6),而 12月美、日、韩、德、越等中国主要出口国相对封锁程度较 11月环比加强(图7);
(4)12月韩国、越南出口同比均达 10%以上(图 8),反映了全球需求的强劲回升。
综合以上四方面线索,考虑到 2019年
11、12月基数差别(分别为-1.3%、8.1%),我们预计 12月中国出口同比在 13%-18%。
社融增速是否能重回 13.7%?我们预计 12月社融增速难以重回,企业债券和表外融资将是最主要的拖累。信贷方面,临近年末,银行放贷多以短期贷款和续贷为主,从 12月票交所票据承兑和贴现金额创年内新高可见一般,中长期项目贷款可能延后到 1月“开门红”放量,结合 2020年年内新增“20万亿”信贷的目标,预计 12月新增信贷 1.2万亿,信贷同比增速为 12.8%。社融方面,政府债券发行将出现明显增加,根据 wind 口径 12月政府净融资超过 7000亿是 11月的两倍多。不过,信用风险的阴影并未散去,从 wind统计数据来看,企业债净融资可能转负;表外融资的监管依旧在趋严,综合而言我们预计 12月新增社融或略超 22000亿元、高于 11月(21343亿),同比增长 13.6%,2020年全年新增超过 35万亿。
风险提示:新冠病毒变异,疫苗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