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的进程当中,城投平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买城投就是买城市的未来和发展,但未来充满变数,确定性的机会往往已被市场充分挖掘,更多的则是在变数中权衡风险和收益,而这需要建立在对区域发展更深层次的理解之上。本文作为城投大图谱系列报告的首篇,着重梳理分析西安市、下属各区县以及八大新区的整体经济产业实力和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内平台的战略定位及发展情况。
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具有重要地位,经济财政体量都在省内具有绝对优势,但也承担了较多的债务,2019年广义债务率达 379.22%,债务负担在省内最重。债务虽高,但金融资源也相对丰富,省内资产规模超 2000亿的长安银行、西安银行、秦农银行都在西安。
西安主城区受到保留历史风貌、回民安置与旧城改造的限制,城市发展只能依赖于不断外拓。目前西安已经形成了“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的发展战略规划。产业方面,西安形成了“三廊三带一通道”的产业格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
西安市下辖 11个区、2个县,并有 8个新区,目前新区是西安发展的重要抓手,西安市共有 39家发债平台,新区平台占 28家,其存量债券余额占全市 79.78%。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新区和区县进一步区分:
首先,新区层面,西咸新区战略地位最高,属第一梯队,其国家级新区、副省级单位的高定位有着天然的优势,西咸新区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债务水平或将进一步上升,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但从整体规划与定位来看,未来或可期。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地理位置优越,定位清晰,产业发展成熟,属第二梯队。其中,高新区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经开区主导工业制造业,曲江新区则为文旅产业先行者。其余新区地理位置或者是产业定位发展等上面稍显弱势,属第三梯队。
其次,区县层面,西安仅有 6区公开发债,存量债少且以私募为主。其中,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灞桥区今年首次亮相市场,后续融资情况值得关注。从各区县未来发展来看,中心区(莲湖、碑林、新城)枷锁较多,城市发展以更新修缮为主,主导商贸、金融业;次中心区,如雁塔、未央、灞桥、长安等,在产业、政府导向、区位因素、历史负担等方面都更具优势。
具体到投资层面来看:市本级平台市场认可度较高,整体估值较低,择券上可重点关注民生细分板块的小平台,或仍有超额收益。新区平台中,西咸新区主平台资质较好,收益率相对较低,但下属新城中有部分平台仍具性价比,其中,沣东、沣西距离西安市区近,产业人口基础较好,地价较贵,可适度下沉。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发展较为成熟,未来发展较为明确,平台有一定收益,也有一定性价比,可适当选择中长久期债项,其余新区在产业发展、区位、未来规划上略有不足,建议控制期限。区县平台中,中心城区虽然发展有所限制,但区域债务水平较低,地价较高,平台债务结构较好,且多数平台首次发债,或有一定溢价,可适当关注。
风险提示:1)未发债的城投平台认定有误;2)信用收缩引发信用风险爆发;3)经济、财政数据存在口径偏差,公开信息披露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