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点评:一文读懂中欧投资协定内容及影响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陶川 2020-12-3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为什么中欧投资协定的签订备受关注中欧投资协定历时7年达成协定。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又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旨在构建中欧双边投资制度安排。协定谈判2013年正式启动,至今经历了35轮谈判(图1、表1)。

协定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1)保证相互投资获得保护,尊重知识产权,确保补贴透明性;

(2)改善双方市场准入条件;

(3)确保投资环境和监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

(4)改善劳工标准,支持可持续发展。

中欧CAI的主要难点和分歧是什么

(1)公平竞争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欧盟希望确保欧洲企业相对中国国有企业的非歧视性监管待遇,要求中国提高国家援助透明度。而中方的立场显示中国不希望将国企政策被“公平竞争环境”原则一刀切,力求保障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不受动摇。

(2)市场准入问题。欧盟要求改善中国在电信、计算机、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市场准入。而中方也在争取进入欧盟市场投资某些行业(如电力和其他能源)的自由准入。

(3)欧盟投资保护主义上升。疫后欧方投资保护主义上升,呼吁加强医药、生物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安全考虑及投资审查;拟在5G领域制定网络安全框架。

促成谈判达成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12月月28日,欧盟委员会表示CAI消除了外国在中国投资某些行业的障碍,如新能源汽车、云计算服务、金融服务和健康等,也将是中国第一份履行国有企业行为义务和全面透明补贴规则的协议。

12月月29日,中国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扩大外商投资范围(新增127个条目,包含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领域),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免征关税、减收企业所得税、优惠土地使用等方面)。

中欧双方当前投资情况如何规模扩张动力不足,投资结构较集中。总量上看,2016-2019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金额维持在100亿美元左右,投资规模几乎停滞不前(图2);2019年欧盟对华投资金额73.1亿美元,同比下降29.9%(图4);均体现双边投资扩张乏力。结构上看,双方投资均集中于制造业、租赁商贸、科技服务业、批零与金融业,其中制造业占比超过50%(图3/5)。

CAI签订对中欧双方有何影响。中欧投资和贸易状况不匹配,该协定有助于打开双方投资空间。2019年中国对欧盟出口金额4278万亿美元,但直接投资仅占贸易额的2.5%。

随着CAI谈判结束、协议生效,中欧双方投资将打开局面。

在新能源、环保和数字化领域,中国企业有望受益。在欧盟2021-2027年财政预算框架和“下一代欧盟”基金计划中,除抗疫和支持经济复苏外,推进数字化和绿色投资是最大的投入领域(表2)。我国相关领域企业的较强竞争力,有望在该协定达成后进一步受益。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在拜登上台、中美关系不确定性较大情况下,该协定达成有利于稳定中国和欧盟的关系。

风险提示:协定签署后关于投资保护法律的制定还需数月,具有一定程度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