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看待30日冲高回落?不要将长跑当短跑,坚定看好。①交易层面,银行股冲高回落,部分归因于很多投资者把长跑当短跑,前两天跑太快,形成情绪上扰动。本轮银行行情是“长跑行情”,基本面改善刚刚开始,账面水分刚刚挤干;②市场误读MLF超预期投放是因为央行看到经济隐忧,但实际上是呵护流动性。“货币呵护+经济复苏”的组合,对银行反而更有利。
2、本轮行情核心逻辑是什么?否极、泰来,挤干水分更真实。①“三否”是深蹲过程,前三季度银行股跌幅深、估值低、持仓少;②“三泰”促发行情起跳,经济修复、盈利拐点和基金换仓。尤其经济改善背景下,Q3银行利润增速见底回升,全年利润增速有望回0%,Q4单季度利润增速接近40%。此外2020年监管引导做实不良,银行账面挤干水分,估值更真实。
3、为何行情可媲美12/14年?微观结构相似,诱发因素更强。①微观结构高度相似,具体表现为深跌幅、低估值、低持仓。②诱发因素更强,相当于12和14年的叠加。本轮行情既有类似于12年经济复苏的预期,也有14年无风险利率下降的逻辑(14年影子银行整顿;本轮房住不炒、表外整顿、信用债违约风波推动中期无风险利率下行),同时本轮还叠加了银行基本面拐点逻辑。
4、为什么27日大行突然启动?也是“否极、泰来”的结果。①否极:国有银行是前期最为滞涨品种;②泰来:26日货政报告披露,贷款利率见拐点,货币不松不紧、利率温和上行,银行整体受益,大行作为资金拆出方额外受益;20年国有行全年利润增速有望回0%,Q4单季度利润增速近44%,超市场预期。
5、这个位置还能继续买入吗?错过了早餐不要再饿过午饭。①基本面拐点刚开始,报表水分刚刚挤干;②银行估值柔性空间非常大,普通银行1.0倍PB,良好银行1.2倍PB,优质银行1.5倍PB,标杆银行超过2.0倍PB,心理上都可以接受。目前银行整体板块PB(lf)仅0.73x,性价比仍然非常突出。
6、现价买银行应该怎么选股?优质银行和滞涨银行兼着配置。①优质银行,可长期持股:兴业、平安、招行;②低估值、滞涨银行:大行中的建行、工行和邮储,城商行中的长沙和南京,股份行中的光大、浦发。
7、已持有银行者是否要换股?已经持有优秀银行的不用换。这轮银行股上涨类似马拉松,中途领跑的不一定是冠军。大行带动热度后,最终还是优质银行股涨幅最大。银行股选股要改变以往周期股选股思路,从侧重β转向α。
8、兴业平安为何是出厂价LV?质地很优异并且估值又便宜。①质地来看,兴业是最价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平安是最佳成长性科技零售银行;②估值来看,兴业21年PB仅0.75倍,平安仅1.08倍,对标招行宁波有很大空间。
9、什么信号出现行情会结束?关注经营、交易两个层面因素。①经营层面:21Q1延期还本付息相关贷款会否不良显著恶化;②交易层面:估值明显超过合理水平;银行股行情从优秀银行扩散到冷门股、上涨动力明显不足。
10、买了银行要关注什么风险?疫情二次、金融制裁和信用风险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