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文化传媒行业:电影宣发对票房驱动作用的复盘与展望

来源:信达证券 作者:王建会 2020-11-2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复盘2015年的电影市场:回顾2015年左右的电影大盘快速增长的历史阶段,也正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爆发和电影行业O2O改造的阶段,1、首先是宣发方面,4G流量应用处于爆发增长的时间,各种流量入口层出不穷,自媒体兴起并逐渐商业化,影片宣发从发布会方式转到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流量平台、自媒体进行宣传,通过高互动性、裂变传播的宣发模式,《失恋33天》《港囧》等影片在票房上大获成功。2、购票方式,猫眼、淘票票等线上购票平台兴起,并逐渐从产业链终端向上游延生希望数字化重塑文娱产业链。

聚焦现在:电影宣发迎来短视频时代。2017年以来短视频流量快速发展,成为4G时代最后的流量红利,商业化快速发展,MCN崛起成为新的市场热点,短视频平台也在自建自有电商实现流量的快速变现。对于电影来说这是个极好的宣发平台,电影宣发只需在短期进行大量投放具备高性价比、电影宣发自带内容性、短视频平台的先进算法让千人千面宣发模式成为可能,早期试水的《前任3》收获颇丰取得了19.42亿票房,后续多部电影宣发都离不开短视频作为重要宣发平台,《我和我的家乡》总物料播放量达到39亿。

展望未来:短视频宣发和直播带货有望成为下一轮票房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媒介在不知不觉中再次改变,视频是承载信息的重要方式,短视频提供流量、商业化平台和内容账号作为宣发的基础设施,转发裂变由点赞、投币评论替代,同样可以实现快速的社交触达。另外短视频的直播电商可看作新的团购形式拉动电影消费,并在平台上实现宣发到消费的闭环,将大幅提高宣发费用的使用效率。最重要的是行业找到了对三四线观众精准触达的宣发平台,抖音和快手是城镇居民集中的主流平台,而这部分潜在观影人群是行业重要的增量票房来源。

投资主线:从三个方面看好电影行业未来发展,1、短视频的宣发方式有望提高低线城市观影需求,增加观影热情和观影频次,短视频电商可看作新的团购形式拉动电影消费,并在平台上实现宣发到消费的闭环,将大幅提高宣发费用的使用效率。2、内容为王大逻辑不变,电影内容质量提高将提升观众对电影产品的喜爱度,促进电影文化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电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弘扬的重要传播媒介和精神载体,主旋律电影受众广泛,将大幅提升电影消费需求。3、城镇化进程持续,头部影投公司扩张仍在持续,行业并购整合还未开始,非票业务方面经营效率仍待提高,广告、衍生卖品消费仍有空间。

风险因素:

宏观风险:疫情的阴霾还未褪去,部分地区再次有零散病例出现,防止发生二次疫情风险。

政策风险: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内容审查趋严,电影上映审查风险增加。

行业风险:短视频平台电商售卖电影票仍然在尝试中,最终对票房的影响未能确定,有不及预期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