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 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电子商务等领域进行协定,建立了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以及互惠共赢的经济伙伴关系合作框架。在货物贸易方面,RCEP 在关税和非关税的举措上均有突破,原产地界定标准更灵活,实行原产成分累积规则。在服务贸易方面,服务贸易与投资开放度将显著高于原有“10+1”自贸协定,成员国在金融、电信和专业服务领域均做出了更高水平的开放承诺。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增长迅速,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十国凭借人口红利具备承接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优势,RCEP 的签署将加速这一进程。目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累计贸易总值在 8/9/10月分别为2.93/3.38/3.79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 7/7.7/7%,在总额与增速方面均已超过欧盟与美国。
RCEP 将推动纺服、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成本端改善,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行业在出口需求带动下景气有望上行。RCEP 的签署,极大地降低了进出口的关税,加深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程度。纺服、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将受益于关税下降带来的成本端改善,电子产品、运输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伴随我国产业升级未来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RCEP 使中日首次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系,关税的下调将对中日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促进作用。受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的影响,中日两国在自贸区领域的合作一直困难重重。此次签署的 RCEP 使中日之间首次建立了直接的自由贸易区关系,达成关税减让安排。对于中国来说,RCEP 主要增量贡献来自于日本,往后中日间的经贸合作将上一台阶。日本在此次协议签订后与中国建立的经贸关系和关税降低,将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对机电、化工、运输设备的进口,以及对机电产品、纺织品和家居玩具杂项制品的出口。
总的来看,RCEP 的签署对中国来说有以下两点影响:1、有助于中国加强与亚太地区成员国的经贸往来,缓解这几年因美国制裁导致的进出口压力,维持外贸环境的稳定性,推动疫情过后的经济复苏。2、中国具有转移低端产业链,扩大中高端产品市场,加大产业资本输出的诉求。而东盟各国可以利用人口红利来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借助中、日、韩、新、澳来扩大市场。RCEP 的签订有助于中国低端产业链的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自身的产业价值链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