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披露三季报,Q1-Q3收入558亿,同比增32.79%,归母净利49.38亿元,同比增25.24%;其中Q3收入/归母净利增17.11%/22.90%。利润超预期。
肉制品费用投放加大,奠基明年规模增长。Q3肉制品销量同比增2.3%,维持稳定增长,吨价1.73万元,同比增10.9%主因提价效应,但产品结构回归正常导致Q3吨价环比下行2.14%(上半年疫情下高端产品占比提升,随着消费恢复,餐饮渠道低吨价等产品销量增加);吨利约3600元,低于Q2(3800),略低于预期,主因:1)正如公司前期表示,计划将部分提价后的部分利润用于产品品质提升与市场投入,Q3以来该项工作稳步推进,公司对重点产品聘请新代言人、新渠道新产品(速冻、熟食、餐饮)加速开发、云商系统全面推广增强市场管理;2)提取部分员工奖励基金,提升其积极性(Q3管理费用同比增20%);3)产品结构回归正常亦影响吨利。展望来年,一方面今年的工作逐渐见效,规模增速稳中有升;另一方面,随着品质升级与市场投入的工作逐渐完工,费用边际增加有限,而成本大概率步入下行周期(鸡肉价格稳中有降、猪肉价格预计大幅下降),肉制品利润可观(2020H1肉制品吨成本1.26万元/吨,2018年仅为1.01万元/吨,利润释放空间较大)。
作为肉制品龙头,一改过去保守的费用投放策略,实施积极的渠道变革、新品研发与推广工作,本身就值得肯定,基于其扎实的渠道基础与强品牌力,我们对其效果持乐观态度。
冻肉库存释放导致屠宰利润超预期。正如我们在半年报点评中判断,Q3预计猪肉市场价环比走高,同时市场供给量提升,利好双汇真实屠宰和冻肉利润。Q3屠宰利润4.97亿元,在去年高基数下实现增长,超预期:1)Q3猪价环比Q2增长(根据畜牧业信息网,22个省市猪肉Q3均价50.87元/千克,环比Q2增13.5%),在预计后期猪价下行背景下,公司冻肉库存加速释放,9月底存货环比6月底下滑30.82亿元;2)Q3进口肉销量翻倍增长,与罗特克斯关联交易金额增38%;3)8月以来生猪价格先于猪肉价格下滑,猪肉价-生猪价存在剪刀差,利好真实屠宰盈利,同时屠宰量降幅也收窄。另外,公司分部间抵消项目贡献盈利1.03亿元,同比增1.4亿元,乃公司业绩超预期的因素之一,主要为肉制品事业部确认前期的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利润(屠宰事业部供给的鲜冻肉原料),与公司加速库存冻肉出货的行为一致。
猪肉下行利好公司整体盈利。市场普遍担心猪肉价格下降对屠宰利润的影响;虽然猪肉价格下行导致中美猪肉价差减少,但是对于进口肉业务,双汇更多承担贸易商角色,贸易规模增加以及凭借对猪肉价格的敏锐判断,冻肉利润虽然不及2019年但仍然可观。再次强调,历史上双汇肉制品利润占公司整体利润的70-80%,猪肉/鸡肉成本下行利好公司整体业绩。
管理改善红利初现,长期看肉制品产品结构升级。我们认为公司处于管理改善红利释放的初期,2017年底马相杰先生担任公司总裁,定调肉制品调结构、屠宰上规模、激励机制改革下团队战斗力提升,新品减量增质、存活率大幅提升,我们看到双汇肉制品在研发、渠道、营销上都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可能管理改善体现到业绩上面需要时间,但是方向正确、思路清晰,肉制品产品结构升级可期,可看长远。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EPS分别为1.91、2.22、2.54元,维持6个月目标价62.00元,对应明年28x,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猪肉/鸡肉成本上行超预期;产品结构升级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