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出行数据出炉,行业数据逐步复苏。双节期间,中秋节日性质、假期长度、前期疫情防控等因素促进居民出行需求释放,数据表现相比今年五一假期大幅提升。根据交通运输部消息,10月1日至8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合计发送旅客量日均621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约下降28.3%。其中,仅10月1日当天,合计发送旅客量高达6586.23万人次,创疫情出现以来峰值。分出行方式看,铁路在9月28日至10月8日期间发送旅客12687万人次,同比下降16%。道路发送旅客3.79亿人次,同比日均下降30.93%;水路预计发送旅客736.3万人次,同比日均下降57.7%;民航发送旅客1326万人次,同比日均下降8.7%。出行数据恢复得益于旅游市场恢复明显,文旅部测算,今年双节假期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79.0%左右;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相比之下,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仅恢复至去年五成水平。分目的地看,西北、西南备受高频游客,尤其是往年出境游游客欢迎。此外,今年国庆假期为离岛免税购物新政落地后首个小长假,叠加免税店促销活动,三亚旅游热潮同样升温。据海口海关统计,10月1至8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0.4亿元、旅客14.68万人次、件数99.8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48.7%、43.9%、97.2%。非刚性的因私出行恢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信心的逐步恢复。结构上整体出行需求向因私与高端方式倾斜是长期趋势,在营业性客运量中占比最大的公路出行将逐步被私家出行或航空、铁路等高端出行方式所替代,而存量结构的转换与增量需求的持续产生将推动航空、铁路客运占比进一步上升,尽管短期冲击较大,但长期看航空仍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客运出行方式,中期看当前航空板块具备布局价值,建议关注弹性较大的三大航与复飞成本低于行业助力经营数据提前复苏、长期成长性更佳的民营航司。
风险提示:冬季爆发新一轮疫情影响出行;航空、铁路、机场板块复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中美摩擦与逆全球化升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