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仍维持15%高增速,拨备前利润达19%,盈利增速受累拨备计提。2020年上半年,平安银行营业收入/拨备前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5.5%/18.9%/-11.2%,营收与盈利增速显著背离,主要由于公司根据疫情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主动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上半年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384.91亿元,YoY+41.5%),导致净盈利下滑。
规模扩张驱动净利息收入增长,净息差呈现较强韧性。上半年“宽信用”政策持续发力,平安银行总资产/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6.1%/8.0%至4.18万亿和2.51万亿;与此同时,在贷款等生息资产收益率下行、存款成本相对刚性的情况下,2Q20净息差2.59%,环比1Q20仅微降1BP,较2019年小幅下降3BP,净息差呈现较强韧性。资产端来看,LPR利率下行、让利实体经济及优化客群结构等因素影响下,贷款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叠加债券利率相对低位,拖累生息资产收益率;负债端来看,公司主动压降高成本负债,叠加择机加大同业负债吸收力度,整体成本管控较好,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23BP至2.31%。
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5.8%,对营收贡献边际小幅提升。上半年非息收入增长15.8%至280.23亿元,主要源自私行财富业务和传统对公业务手续费收入,以及投资收益增加,非息净收入占比升至35.78%(YoY+0.12%)。
大幅度计提准备与处置风险,资产质量各项指标明显改善。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65%,环比1Q20持平;关注贷款率1.86%,环比1Q20下行7BP; 逾期贷款占比虽较上年末提升0.19个百分点至2.28%,但其中逾期60天/90天以上贷款占比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3/0.02个百分点至1.55%/1.33%。主要资产质量指标稳中向好的同时,拨备覆盖率环比1Q20提升15个百分点至214.9%,拨贷比环比1Q20提升0.23个百分点至3.54%,整体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0年是平安银行新三年战略的起步之年,继续期待零售转型效果。平安银行将以重塑资产负债表作为新三年转型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三张名片;相应的,零售经营推出“四化”(数字化、线上化、综合化、生态化)新策略。当前平安银行零售转型效果已受到资本市场认可,期待平安银行后续夯实转型升级基础,推动零售业务发展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