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当前A股与美股的估值分化程度均处于历史高位
本报告以全部A股PETTM的75%和25%分位点比值反映A股高低估值分化程度,当前A股估值分化已达到2014-2015年的高位,而美股分化程度则是历史最高。
当前A股高估值的含义与历史不同
通过测算A股各行业的历史PB估值排名,可以发现2010年之前周期上游和金融属于中高估值行业,而消费、科技和医药则演变成为当前的高估值行业,背后的原因是人口红利期的结束,而且从未来基本面比较优势和海外产业变迁的视角,该现象将长期维持,估值差的收敛可等同于金融和周期行业景气度优势何时提升。
今年极端的估值分化背后是极端的基本面分化
由于估值本质是未来盈利的预期,基本面分化造就了投资偏好分化,二季度食品饮料与全A的ROE之差继续扩大,偏成长的医药和电子景气度较实体恢复更快,与全A的盈利增速差大幅扩张,流动性宽松仅是辅助因素。美股的信息技术行业的ROE预测在Q3和Q4或将达到36%和50%,盈利能力差将继续拉大。
A股估值差收敛取决于三方面因素:
(1)经济周期复苏改善低估值行业基本面,重点关注PPI。A股自2013年分化扩张以来,仅在2016-2017年出现过一轮估值差明显收敛,与当时经济周期强复苏和PPI大幅上行有关,金融与周期基本面高景气推动A股估值分化明显收敛。但12Q4-13Q4弱复苏时期并未出现估值差明显收敛。历史上美股的分化指数与名义GDP明显反向变动,相关系数-0.47。(2)流动性收紧有助于弱化高估值风格,但前提是金融与周期的基本面相对景气度提升,否则高低估值收敛不会发生。
(3)特殊产业政策或主题可能导致估值分化背离基本面。2014年下半年实体经济加速下行,但低估值板块涨幅前列,或与当时的牛市预期、楼市松绑和“一带一路”等重要主题相关,但最终维持时间并不长。
下半年A股具备估值差收敛条件但幅度或有限
疫情的外生因素打乱了常态的行业轮动,结合当前工业生产、地产和基建投资快速恢复,且周期行业库存去化状态良好,金融和周期板块都处于景气度改善状态,而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景气度优势预计将收窄,估值差已具备收敛条件。但从海外需求恢复进度和国内房地产的严监管,并结合美股投资者对周期行业盈利变好给予的估值弹性较弱,国内经济复苏偏弱或将制约收敛空间。
国际比较对当前消费、医药和科技的局部高估值有启示
(1)我们发现海外消费龙头进入低/零增长的成熟期后仍有25-35倍PE,背后逻辑是消费龙头具备稳健现金流和高分红,在低增长时代的PB-ROE估值框架下存在稳定的PE中枢。对高增长的A股消费龙头含义是当前PE可明显高于稳态PE中枢,但代价是侵占未来的收益空间;(2)医疗保健无论在美股还是日股都是长期收益率最高和最稳健的行业,因其具备必需品和高成长双重属性,美日居民医疗消费占居民总消费比重提升最明显。长线资金占比提升和国际比较的学习效应深入人心,可能是当前行业估值中枢较高的原因。(3)国内半导体估值与美股早期公司不可比,当前国内高估值原因在于面对确定的需求空间,但早期美股公司仍处于需求空间的创造阶段。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超预期下行;消费品需求瓶颈;技术进步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