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新股资讯 - 正文

明月镜片IPO“不走心”:招股书接连现问题

来源:大众证券报 作者:尔东 2020-08-29 08:38:2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应收账款高企下坏账损失、坏账准备合计已超2100万元,最高相当于同期盈利70%的明月镜片,在严肃而正式的IPO上还出现“不走心”——《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发现,明月镜片招股书中一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的描述中,将年份搞错,把不断降低的研发占比“美化”成不断提升;更令人费解的还有,2017年第五大客户销售额低于同年的第二大经销商,然而该经销商却未出现在前五大客户名单中。

此外,在自身经营上,明月镜片近3年销售费用猛增1倍多,营收却只增长不到30%,两大主要产品销量甚至整体下降,叠加部分主要产品平均售价起伏较大或者提价但销量下降,折射出提价持续性待考和自身竞争力或有不足;而IPO核心募投项目为大幅扩张镜片产能,也引发合理性、必要性担忧。

销售费用猛增

而营收、销量不同步

眼镜镜片是明月镜片最为主要的产品,招股书称,自设立以来,高度重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创新工作,并指出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是发行人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不过,2017-2019年,明月镜片研发费用分别为1520.44万元、1535.41万元、1626.62万元,研发投入金额只是小幅增长。而且,明月镜片2017-2019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还呈现持续下降的格局,分别为3.57%、3.01%、2.94%。

与此同时,明月镜片销售费用金额和占营收比例却双双持续显著增长。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明月镜片销售费用分别为4928.15万元、7682.06万元和10384.99万元,占同期营收比例分别为11.56%、15.08%和18.80%;报告期内金额翻了一倍以上,营收占比也明显上升。

明月镜片销售费用逐年增加,主要系加大广告营销及业务宣传力度所致。查阅招股书可见,2017-2019年,明月镜片广告费分别为633.28万元、2454.38万元和4171.84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9%、4.82%和7.55%,整体增长6倍以上。同时,同期业务宣传费分别为994.82万元、1752.21万元和1972.81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3%、3.44%和3.57%,整体增长接近1倍。

合计来看,明月镜片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从2017年的1628.10万元,猛增到2019年的6144.65万元,累计增长277.41%,无论金额还是增幅,均远远超过研发投入。

然而,明月镜片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的大增,并未换来营收同样的增长,核心产品的销量甚至还有下降。2017-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26亿元、5.09亿元、5.53亿元,营收累计增幅仅30%出头,远低于销售费用尤其是广告宣传费用的增幅。而且,从明月镜片核心产品镜片的销量看,2019年为3321万片,不但明显低于2018年的3851万片,甚至还不如2017年的3544万片。

也就是说,明月镜片2年里超过4500万元的广告宣传费用增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5400万元以上的销售费用增量,换回来的是核心产品镜片的销量下降,公司营收只增加1.27亿元。

已上市、主营业务为眼镜零售且没有研发投入的博士眼镜,广告宣传费用远不及明月镜片。博士眼镜2019年财报显示营收6.55亿元,同比增长15.72%,超过明月镜片1亿元左右,虽然其销售费用高达3.21亿元,但绝大部分用于员工薪酬、门店租赁,广告业务宣传费只有294.81万元,即便加上电商平台及代运营费用963.57万元,也不到1300万元。

因此,对于研发投入占比不断下滑的明月镜片而言,可能需要重新审视销售费用尤其是广告宣传费用的使用效率和自身竞争力。

主要产品未量价齐升

记者注意到,明月镜片在报告期内营收增长并不明显而净利润增长可观的原因,2018年主要受益于销量增长,2019年则更得益于提价。

查阅招股书发现,明月镜片除了报告期内成镜的销量增长明显,核心产品镜片和另一主要产品镜片原料销量波动较大,2018年均有明显增长,但镜片2019年的销量明显低于2018年,也低于2017年;镜片原料2019年销量也低于2018年,较2017年也只增长20%多。

不过,在明月镜片2019年主要产品的平均售价方面,镜片增长21%,镜片原料增长超过11%、成镜增长17%出头。这意味着,明月镜片在镜片、镜片原料等主要产品2019年的销量增长低于2018年,叠加销售费用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当年主业利润增长应得益于提价。

2018年销量明显增长会否是明月镜片宣传广告费用持续大幅增长带来的良性作用?恐怕不是,因为明月镜片2019年最主要产品销量却低于2018年。那么,2019年提价明显,又是否显示明月镜片宣传广告费用不断较大增长有助于价格持续向上?可能也不是,因为明月镜片招股书还显示,2018年主要产品中镜片只提价9%出头,镜片原料提价不到1%,2019年提价显著的成镜,2018年时平均售价甚至下降21.32%。

实际上,从2019年明月镜片的镜片、镜片原料来看,平均售价提升但销量却下滑,2018年则是提价不明显而销量增长,都未出现量价齐升的更良性走势,折射出产品或者品牌竞争力可能存在不足。

此外,明月镜片2019年镜片、镜片原料这两大主要产品销量下滑背后,还暴露出产能利用率的问题。明月镜片报告期内上述两大主要产品的整体产能利用率,一个不高,一个甚至下降。2017-2019年,镜片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72%、99.43%、83.02%,2019年明显下降。镜片原料的同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1.46%、59.42%、59.00%,不高且提升并不显著,2019年也有下降。

而此次IPO,明月镜片拟募资5.68亿元,核心募投项目为扩充镜片产能。

一是,拟用募资30042.80万元投向高端树脂镜片扩产项目,根据招股书,将新增高端树脂镜片产能1650万片/年,项目建设期24个月,预计投产首年达产70%,投产第二年达产90%,第三年全部达产,全部达产后年平均产值40841.90万元。

二是,拟用募资14086.43万元投向常规树脂镜片扩产及技术升级项目,招股书显示,将新增常规树脂镜片产能850万片/年,项目建设期24个月,预计投产首年达产70%,投产第二年达产90%,第三年全部达产,全部达产后年平均产值18581.41万元。

也就是说,上述两个项目2年后建成,明月镜片的镜片产能即会提升1750万片,相当于2019年产量3197万片的54.74%。以明月镜片2017-2019年的镜片销量分别为3544万片、3851万片、3321万片来看,时增时降,计算得知报告期内整体下降约6.29%,能否消化猛增的产能犹未可知。

招股书出现两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谋求IPO的明月镜片却“不走心”——招股书出现两处问题。首先,明月镜片招股书中有一处描述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时,将年份搞错,本来持续降低的研发占比“美化”成不断提升。

明月镜片招股书在“发行人技术与研发情况”中介绍:“公司重视自主研发的重要性,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520.44万元、1535.41万元和1626.62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为2.94%、3.01%和3.57%。”

从该介绍来看,明月镜片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不断提升,但实际上通过计算以及招股书其它地方的介绍来看,上述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对应的年份出现了错误——即占比按照2019年、2018年、2017年排列,而非2017年、2018年、2019年。

明月镜片在严肃、正式的IPO招股书中出现如此错误,着实令人大跌眼镜。

而对比明月镜片2017年的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经销商数据,也能发现明显存在问题。

明月镜片招股书显示,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后的2017年第五大客户为江苏海一比真光学镜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一比真”),公司向其销售528.33万元。但在2017年前五大经销商中,排第二的是深圳市和平光学眼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平光学”),公司向其销售540.43万元。

企查查显示,和平光学为个人独资公司,唯一的股东控制的其它公司也非明月镜片2017年前五大客户中的其它四家。也就是说,如果明月镜片招股书数据真实,那么和平光学的销售额高于海一比真,应当为明月镜片2017年的第五大客户。

可以对照的是,明月镜片2017年第一大经销商为销售额1040.99万元的郑州市惠济区明月眼镜商行,其也是明月镜片2017年的第四大客户且销售金额一致。销售金额更高的和平光学为何未列入明月镜片2017年前五大客户名单,令人费解。

就销售费用尤其是广告宣传费用的费效比和自身竞争力,IPO大幅募投扩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部分主要产品价格起伏较大和提价持续性,下降的研发占比描述成上升等相关问题,《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致电并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时,公司未回复。同时,对于招股书中出现的两处问题,《大众证券报》将继续关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