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我们发布了先导专题系列 1-2,从非标行业的特性和动力电池设备发展趋势角度论证了先导的多主业战略、布局锂电整线战略的前瞻性。然而,市场仍有担忧:布局多主业、多种设备会不会影响公司技术钻研深度,从而影响公司技术领先性及竞争力?此篇专题,我们重点讨论,设备难在哪里?非标设备如果想做大做强,应该聚焦的技术到底是什么?机械设备是工艺的呈现和实现工具:设备的制造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方案设计,一个是将设计方案落地。
(1)方案设计:基于对下游工艺的理解。
(2)方案落地:强调精度、节拍和稳定性。
非标设备规模不经济、迭代快,但底层技术具备相通性,是真正应该聚焦的方向。我们的理解里,基于非标设备标准化,先导的重要聚焦方向分三个方面:
(1)提炼通用技术模块:非标设备在底层技术模块上具备相通性。先导致力于将非标设备拆解为不同功能单元,并提取部分功能单元封装成标准公用模块,打通底层通用技术平台,从而在多工艺设备、多行业设备研发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构筑核心竞争力。
(2)有效分工,培养工匠:非标自动化定制化属性,产能瓶颈是工程师数量。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有效识别工程师能力圈,合理分工,提高整理运营效率。
(3)较高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当非标的项目、设备品类、工程师数量过多时,供应链、排产、KPI 的管理半径扩大,边际效益递减,规模不经济,扩产后运营效率反而有可能下降。因此非标产品的生产运营效率提高靠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把依赖个人智慧的结晶沉淀在公司运营管理体系里。先导前瞻性布局、自研开发 MES 等内部运营管理系统,沉淀经验、提效降本。
因此,我们认为先导的多设备、多主业布局都是以积淀底层通用技术为前提、以标准技术模块为支撑的。先导真正聚焦的不是某一个行业、某一款设备,而是通用的技术模块,而这是符合公司长远发展,具备前瞻性的。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游投资扩产不及预期风险;研发投入过高影响短期业绩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