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7月29日华润微披露2020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3亿元,较上年同比+16.03%;实现归母净利润4.03亿元,较上年同比+145.27%。
报告要点: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长,加大研发提升行业竞争力。
公司2020H1实现营业收入30.63亿元,同比+16.03%,实现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145.27%。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固定成本有所减少,公司毛利率同比+6.63pct达27.3%。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行业竞争力,上半年研发费用2.27亿元,同比+4.69%。公司新增境内专利申请68项,PCT国际专利申请11项,境外专利申请20项,新增获得授权专利84项。
上半年订单饱满,SiC产线正式量产。
产品与方案业务板块:1)功率半导体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功率器件事业群营业收入同比+22.31%。MOSFET产品销售额同比+21.43%,IGBT产品同比+49.90%。7月4日上海慕尼黑电子展期间,公司正式推出1200V和650V工业级SiC肖特基二极管系列产品,同时宣布国内首条6寸商用SiC晶圆生产线正式量产,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点。2)集成电路业务销售同比+13.35%,其中计量MCU、ASIC等用于测温产品受疫情需求同比+598%。制造与服务业务板块:1)0.18umBCDG3工艺平台综合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逐步进行客户产品导入并量产;0.11umBCD已启动预研工作,导入600VSOI技术平台产品验证。2)MEMS技术继续保持产业化优势,8寸硅麦产品验证成功,6寸高信噪比硅麦量产良率稳步提升。
疫情使供给端H2业绩承压,“新基建”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受疫情影响终端需求下降或递延至H2有所体现,供给端下半年业绩承压。在“新基建”带动下,5G、数据中心、AI、特高压、充电桩、工业互联网、轨交等领域的建设将一定程度上刺激需求增长,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国内疫情缓解且工厂产能恢复,而海外大厂的停工停产将给国内厂商带来供应链重塑的机会,国产替代有望进一步加速。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收65.69、78.53、94.06亿元,归母净利润7.17、9.10、12.4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0-2022年PE分别为77、60、44倍,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开发不及预期;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疫情等外部因素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