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非银行金融行业:《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修改稿点评-强化合规风控,引导差异化发展

来源:国信证券 作者:王剑,戴丹苗 2020-05-2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2020年5月22日,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以下简称“分类监管规定”)相关条款进行修改,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主要内容分类监管制度是证券行业一项基础性监管制度。2009年5月,中国证监会出台《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确立了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并于2010年5月、2017年7月进行了两次修改。近年来,分类监管制度对促进证券公司加强合规风控、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了积极的正向激励作用,得到行业和市场认可。为优化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制度,促进证券公司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引导证券行业差异化发展,2020年5月22日,证监会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相关条款再次进行修改。

要点一:优化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一是优化营业收入指标计算口径。将营业收入计算口径由合并报表口径调整为专项合并口径,突出对证券公司主业收入情况的评价。

二是调整证券经纪业务评价方式。将原有“上一年度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列且营业部部均收入位于行业中位数以上,或者部均收入位于行业前列(两项按孰高分值加分)”指标,调整为“上一年度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2分、1分、0.5分”。

三是优化投行业务评价方式。将原先“上一年度承销与保荐、财务顾问业务排名”指标,细化为两个指标:上一年度承销与。保荐收入位于行业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2分、1分、0.5分;财务顾问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的公司,分别加1分、0.5分。

四是优化资管业务评价方式。保留“资管业务收入排名”指标基础上,增设“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位于行业中位数以上,且资产管理产品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规模占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的比例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引导证券公司优化资产管理业务结构,提升主动管理能力。

五是新设机构客户服务及交易评价指标。即“上一年度代理机构客户买卖证券交易量位于行业中位数以上,且代理机构客户买卖证券交易量占代理全部客户买卖证券交易量的比例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或者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5名、前1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两项按孰高分值加分”。目的是引导证券公司增强机构客户服务及交易业务能力。

六是新设财富管理业务相关指标。即“上一年度投资咨询业务收入或者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两项按孰高分值加分”。

七是改进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取消原有净资本收益率和成本管理能力两个评价指标,整合为“上一年度净利润位于行业中位数以上且净资产收益率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

八是优化信息技术投入评价方式。将“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排名”绝对数指标,调整为“信息技术投入金额”相对数指标。即“信息技术投入金额位于行业平均数以上,且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位于行业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2分、1分、0.5分”,以更好地体现证券公司对信息技术投入的重视程度。

要点二:优化资本充足与风险管理能力加分指标一是提高主要风控指标持续达标的加分门槛。将“证券公司最近2个、3个评价期内主要风控指标持续达标,分别加2分、3分”,提高为“最近3个、4个评价期内主要风控指标持续达标的,分别加2分、3分”。

二是引导证券公司强化资本约束。即“评价期内风险覆盖率达到150%且净资本200亿元以上、风险覆盖率达到150%的,分别加2分、1分”。

三是新设风险管理全覆盖及风险监测有效性评价指标。即“证券公司实现风险控制指标并表管理、风险管理全面覆盖境内外子公司、同一业务和同一客户信用风险归口管理、各项业务数据逐日系统化采集、各类风险控制指标T+1日计量与报告的,加2分;最近2个评价期并表管理持续符合监管要求,并且实现运用内部模型法计量风险的,加3分”。

要点三:完善持续合规状况的扣分标准及调降级别依据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的规定,进一步梳理完善行政监管措施扣分标准。将近两年实践中确立执行的一些处理标准固化到规则层面,主要包括:一是明确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被采取公开谴责、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的扣分标准,以及证券公司相关人员被实施书面自律监管措施、纪律处分的扣分标准。二是进一步明确对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子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相关行政处罚和行政监管措施的扣分标准。三是进一步明确证券公司被实施行政处罚或重大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事项的扣分标准。同时明确证券公司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或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严重失效,或者没有如实报告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信息及变动情况的,可视情节下调公司分类结果级别。

要点四:完善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明确了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包括资本充足、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客户权益保护、信息技术管理、信息披露等6个方面。本次重点对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全面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与标准进行细化和完善。

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方面,补充完善证券公司股权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廉洁从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投资银行业务内部控制等评价指标与标准。全面风险管理方面,补充完善自营投资、股票质押、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重点业务风险管控,以及境外子公司风险管控、债券回购经纪业务结算风险管控、声誉风险管理等的评价指标与标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