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 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 99.90亿元,同比增长 24.7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79亿元,同比增长 36.67%,扣非后净利 14.29亿元,同比增长 32.42%;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0.78亿元,同比增长 48.47%;EPS 为 0.45元,业绩符合预期。
眼科医疗消费升级持续拉动行业向上发展。据统计,我国近视人数超过 4.5亿人,近视眼发病低龄化、程度深的趋势愈加明显。对此,国家通过部署近视防控政策来强化居民的眼科保健意识,拉动了居民眼科医疗消费升级。公司年报显示医院门诊量达到662.82万人次,同比增长15.56%,手术量60.84万例,同比增长 7.76%,尤其是屈光手术中飞秒、ICL 等高端手术的占比稳定提高,业务板块量价齐升,实现收入 35.31亿元,同比增长 25.56%。视光服务业务通过对技术、产品的创新升级,不断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整体性,实现销售收入 19.30亿元,同比增长 30.67%。白内障业务虽然受到医保控费政策影响,增长有所放缓,但公司积极进行产品转型升级,实现销售收入17.60亿元,同比增长 13.97%。
公司通过 外延并购 加快 全球 医疗网络战略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全国医疗网络战略布局,公司通过完成收购或新建 18家医院、31家诊所,打造地区的分级连锁体系,通过医疗网络的广覆盖面来实现公司经营的规模效应。
公司深入挖掘细分领域的增长红利,布局儿童青少年眼病和先天性遗传病,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儿童眼病专科。同时,公司在不断强化客户黏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省会级中心医院新模式,目前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已开业,形成立足全国,辐射东北亚地区的高端医疗服务品牌。报告期内,公司要约收购了新加坡上市公司 ISEC Healthcare Ltd,快速切入人口数量达 6亿的东南亚市场,奠定了覆盖欧洲、北美、东南亚、中国的全球发展网络格局。分级诊疗政策推动 眼科医疗资源下沉 。公司积极打通不同层级医院的关卡,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通过完全渗透省会医院,积极引领地级医院,打造独具品牌的视光门诊,实现全面赋能医院体系。根据分级诊疗政策要求“大病不出县”,据统计,县级人口占比超 50%的省份,眼科门急诊人次为 5.42万人次/百万人,渗透率远低于其他省份的 8.87万人次/百万人。公司已经成立全国最大的疑难眼底病分级诊疗平台,覆盖全国 30个省市区,极大的促进地方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促进公司业务垂直向下渗透。
推进全球化眼健康生态圈战略 。公司作为眼科行业龙头,拥有国际化研发、诊疗、合作平台,通过对产业链的横向延展,集合 5G 领军企业华为,积极开展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化领域的合作,推动医疗网络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公司以国际视野来塑造产业生态,引领国际高端眼科合作,加快新项目的临床转化,形成以国内平台为根基,以国际市场为外延的智能化眼科生态圈,进一步夯实行业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0年-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27.37亿元、162.21亿、205.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19亿元、23.66亿元和 30.59亿元;EPS 分别为 0.59元、0.76元和 0.99元,对应 PE 分别为 74.97X、57.65X和 44.58X。公司所在的眼科赛道发展趋势向好,预计未来五年有望维持 13%-15%的复合增速。公司作为眼科龙头企业,品牌效应显著,通过深挖行业护城河,不断夯实行业地位,目前市占率约为 10%,随着公司在“眼科生态圈”的深入布局,公司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也将逐渐完善,预计未来业绩将实现稳健增长,市占率将不断提高,公司估值天花板也将不断增高,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