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5月债市调整引发部分理财产品破净。截至2020Q1,净值型理财存续余额约 12.5万亿元,占非保本理财比重51.4%;当前净值型理财中,权益类占比不足 1%,后续在政策引导、配置需求等推动下有望持续提升。理财运作方式转变叠加债市调整,净值波动甚至破净具有必然性。
净值型理财产品经历“压力测试”,有助于银行理财纵深发展。大资管业务回归本源背景下,监管希望看到的是银行理财构建真正的风险收益定价能力,净值波动幅度加大甚至破净或将成为“新常态”。如何进一步做好客户分层及投资者教育,保持理财规模稳健增长的同时,发掘客户真实风险偏好,通过拓展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客户粘性及盈利水平,银行理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规则落地,存量“非标”仍是难点。7月 3日,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并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对征求意见稿做了进一步明确,各类资产相应归位。部分表外非标转标手段在监管口径下正式被认定为“非标”,目前存量“非标”仍存难点。标准化票据暂未被纳入,但未来作为标债可能性较大。
5月银行理财市场运行情况。5月资金面呈现前松后紧,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波动加剧,全市场人民币理财预期收益率除 4个月、9个月及 1年期期限产品外,均有所下行。其中,1周、3个月及 6个月产品分别下行 12BP、8BP 和 6BP 至 3.27%、3.87%和 3.90%。5月理财产品共计发行 7341只,较上月环比减少 11.99%,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整体期限结构、收益率分布及底层资产投向与 4月大体一致。
二季度,银行理财子公司批设工作加速推进。2020年一季度,受春节假期及疫情影响,仅有青银理财和渝农商理财 2家获批筹建。进入二季度,银行理财子公司批设步伐有所加快,华夏理财 1家获批筹建,信银理财、徽银理财、渝农商理财 3家获批开业。预计 2020年底原定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时,获批开业(含正式开业)的理财子公司将在 30家左右。
5月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及存续情况。2020年 5月,工银、中银、建信、交银、农银、中邮、光大、兴银 8家理财子公司登记发行理财产品共计 225只,其中固定收益型 180只(占比 80.0%),混合型 41只(占比 18.2%),权益型 4只(占比 1.8%)。存量理财子公司产品方面,11家理财子公司共存续理财产品 1622只。其中,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及交银理财存续产品数量位居前三,共计占比 74.6%,凸显“头雁效应”。
风险提示: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银行理财整改进展不及预期;新冠疫情影响扩大,银行理财资产配置压力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