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新能源金属~钴行业:认知钴的进化,迎接戴维斯双击

来源:安信证券 作者:齐丁,黄孚,王政 2020-06-1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6月16日,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特斯拉据悉从嘉能可购买钴用于上海工厂与计划中的柏林工厂。这意味着特斯拉即使一再宣称正在研发无钴电池技术,但从产业化层面难掩对含钴三元材料的旺盛需求。

此事件有望驱散“无钴化”舆论迷雾,让市场真切地看到两个钴业变化趋势。

第一,目前无钴化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中高端动力电池仍然以含钴的三元材料为主流。一是无钴电池还未进行产业化形成杀手级应用,用模糊的未来趋势否定当前产业主流,显然过于简单粗暴。二是磷酸铁锂路线通过刀片电池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能量密度,抢占一部分动力电池大的中低端市场,三元和LFP供应分层、和平共处会是常态;三是三元材料仍是占据高能量密度的高端市场主流,低钴高镍已是不争的大势所趋,但当前主流仍是NCM523、622,NCM811渗透率仍然有限,低钴高镍仍然任重道远。第二,可能更为重要的是,钴行业赛道正在出现明显的进化升级。从2016年到2018年的钴价牛市中,钴业公司大多的商业模式是“钴冶炼+钴上游矿山或采购渠道”,从而享受资源涨价和存货升值。但从2018年下半年钴价大跌至今,钴业商业模式随着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化大潮的强劲驱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进化升级,相关的上市公司凭借在钴价牛市中壮大的产业能力、人才集聚、利润留存和市值提升,正在向“钴矿山+钴冶炼”进化到“(钴矿山+钴冶炼)+(镍矿山+镍冶炼)—三元材料前驱体—三元材料”的一体化模式转化。我们认为,电动车整车企业是把电池提升到发动机的高度来看待的,这对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产业链绑定程度或内部化程度的要求非常高。未来锂电产业链要么从整车层面利用品牌实力自下而上进行整合,要么凭借资源垄断能力自上而下整合,这两条整合逻辑将越来越凸显,处于中间缺乏持久垄断力的产业环节将越来越受到挤压。越来越多的钴业公司发现,要想在新能源车行业做大做强,不能只寄希望于价格波动,而必须主动投入到这条产业链的一体化进程中,否则要么被整合,要么被淘汰。而钴业天然具备适合往下游做三元前驱体的工艺特点,向下游延伸水到渠成;而在三元前驱体的扩量过程中,又自然遇到硫酸镍的供应问题,而全球(尤其是中国)硫化镍资源的缺乏又必然使得钴业公司剑指红土镍矿丰富、产业化支持有优势的印尼。

在这个过程中,刚果金钴资源、中国钴冶炼、印尼镍资源、印尼镍冶炼(湿法+火法)、三元前驱体技术升级以及一体化过程中的管控激励将是中国钴业公司进化过程中必然要过的整合关键点,这也构筑了新的商业模式的壁垒所在。这意味着一旦有公司解决了以上整合关键点,便具备了深度绑定全球顶级电动车客户、顶级动力电池客户的粘性,能够获得强者恒强的规模效应和市场份额提升,以及拉通一体化后的巨大成本优势,市场对钴业公司的进化赛道亟待全新的认知。

钴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业绩层面,一是随着全球疫情对产业链的压制逐渐解除,以及各国对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政策支持升级,新能源车产业链的“量”有巨大弹性。二是价格角度,当前25万元左右的钴价基本处于成本线附近,随着下游需求逐渐向好,2020-2022年全球钴供需进入紧平衡时期,钴价有望否极泰来;而通常与钴伴生的铜已相较于疫情发酵以来的低点反弹接近20%,镍价也从低点反弹超过15%;三是A股钴业上市公司均有产能的明显投放,以及一体化程度的提升,在产量和成本层面有较大的业绩潜力。估值层面,此次事件让市场真正关注到钴行业的以上两大趋势,重新评估无钴化对钴应用的实际影响,以及钴业公司商业模式的进化升级,有望带动钴板块估值出现强劲修复。建议关注钴业公司的戴维斯双击的机遇,重点关注华友钴业、寒锐钴业、道氏技术、盛屯矿业和洛阳钼业。

风险提示:1)新冠疫情影响下游需求恢复不达预期;2)动力电池无钴化加速;

3)新冠疫情影响下非洲钴供应好于预期;4)相关公司新增产能进展低于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