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据科技日报6月15日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南京网络通讯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已研制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阵芯片,并完成了芯片封装和测试,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同时,他们封装集成1024通道天线单元的毫米波大规模有源天线阵列。芯片与天线阵列力争2022年规模商用于5G系统。
我国毫米波产业薄弱,关键相控阵芯片突破打破国外垄断。目前全球5G建设分为两个频段,即sub-6GHz和毫米波,与海外不同,受限于我国毫米波技术的薄弱,我国在5G建设初期只分配了sub-6GHz频谱资源作为5G商用部署频段。一直以来,毫米波芯片是高容量5G移动通讯核心,长期被国外垄断,是我国短板中的短板。此次我国5G毫米波芯片研发成功将打破“缺芯少魂”,助力5G毫米波商用。
更大带宽、更短波长,毫米波技术将大幅提升5G网络性能。毫米波频谱资源丰富,可以提供更大的无线带宽。目前我国规划中的毫米波频段包括24.75-27.5GHz和37-42.5GHz,预期每家运营商将至少获得1GHz以上的频谱频段,用户将体验到10Gbps以上甚至T比特级别的传输速率。另外,毫米波波长短,方向性好,有极高的空间分辨能力,同时可以大幅降低元器件的尺寸,相对于Sub-6GHz设备,更易小型化,也更容易实现超多通道通信传输,从而大幅提升5G系统性能。
毫米波的商用有助于实现瘦终端、云应用,推动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弯道超车。毫米波5G将能够提供超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有助于实现数据在云端的处理,弱化终端处理能力。单机性能较弱但可通过并行运算实现复杂数据处理的云计算技术也为国产芯片和平台提供了规模商用的机会,而本地处理能力的弱化将大幅降低消费终端高性能芯片的对外依存度,推动我国实现全面自主可控,助力实现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弯道超车。
国内毫米波芯片突破助力我国5G毫米波按时商用。按此前规划,我国将以sub-6GHz频段开启5G商用,待2022年国内毫米波产业链成熟后,逐步开启毫米波5G建设工作。此次重要毫米波芯片的突破将有助于我国在2022年按时开启5G毫米波建设,也为我国信息技术之后的进一步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投资建议:5G毫米波时代渐行渐近,考虑到毫米波有限的覆盖能力,因此为实现毫米波的规模商用,毫米波基站将大幅受益。建议重点关注基站设备龙头供应商中兴通讯。
风险提示:我国5G毫米波频谱规划和毫米波网络建设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