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制造从引领市场向顺应市场的转变:二战以后,面对急剧减少的军用订单,飞机制造商加速了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工作,民用飞机进入了“喷气时代”,随之诞生了一批性能远超过去的飞机,人们航空出行的门槛大幅降低,航空运输业迎来了延续至今的增长。但是随着油价上涨,以及航空出行向大众普及,行业主要驱动因素完成了从追求飞机极限性能向追求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转变,众多民用客机在不断迭代过程中,退出市场,其中不乏A380这种飞机制造史上的“巅峰之作”,而A321neo系列飞机的诞生可以看成当前技术水平之下对飞机综合经济性能极致追求的结果,市场也对该机型表示了足够的认可,A321neo系列飞机的待交付订单总数已经超过A320neo飞机,成为空客公司的“当家花旦”。
低成本航空模式发展已成气候:80年代的美国、90年代的欧洲以及2000年以后的亚洲,航空管制放松给低成本航空公司提供了发展土壤,此后低成本航空也成为航空运输走入中低收入人群的重要推手。2018年全球低成本航空的市场份额达到33%,相比于2009年的25%,增加了8个百分点,低成本航空的座位总数增长超过一倍(从7.53亿增加至15.64亿),而全服务航空仅增长了41%。
A321neo备受低成本航空欢迎:不同于A321飞机的鲜有问津,A321neo飞机一经推出就凭借高载客、低油耗、长航程等优势迅速俘获大批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青睐,大部分A320机队为主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均订购了A321neo,北美、欧洲和亚太三个地区10家主要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订单中,A321neo机型订单占比超过60%。
A321neo飞机适用于中国市场:我国空域资源紧张,一二线机场时刻增量稀缺,由于国土面积较大,一二线城市的部分周边国际航线依赖宽体机运营等特点给新兴的低成本航空发展带来阻力,而A321neo高载客量和长航程的特点恰好能为低成本航空提供突破发展瓶颈的能力。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降低飞行门槛,让更多国民选择航空出行是未来我国航空需求增长的最主要来源。相比于全球30%的低成本航空市场占有率,我国仅占10%左右的低成本航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建议关注国内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长期成长价值。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影响行业发展趋势。2)政策风险。民航运输政策管控力度仍然较大,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将带来政策风险。3)安全风险。安全是民航运输最重要的指标,安全事故的行业影响程度和范围远远高于其他行业。4)疫情影响超出预期。未来如果疫情蔓延超出预期,航空运输需求持续低迷,政府管控措施长期持续,将对行业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