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一季报,1季度营业收入 29.59亿元,同比下降 16.47%,归母净利润 4.3亿元,同比下降 33.11%。
析 分析原油价格大幅下落,带动煤化工行业承压运行,公司多元 产线 布局部分分散风险。一季度由于原油价格大幅下落,带动下游的众多关联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行,部分煤化工产品受到石油产业链的传导影响价格下行明显,而煤价仅有微幅调整,一般煤化工的盈利空间整体大幅压缩。然而多年来形成了农、化双链条布局,通过精细化工原料供应链和化纤关联产业链的多元布局,公司得以减弱低油价带来的巨大的行业冲击。同时借助氨醇、混甲胺等产线的有效调节,公司部分减弱了原油带来的下跌风险,依托多年构筑的成本优势保障了基础的盈利空间。
疫情影响下,DMF 、己二酸等产品销量略有下行,库存短期略有提升。一季度国内疫情影响下,众多终端生产企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公司作为典型连续化生产企业,生产基本维持正常,但由于下游产品销售小幅受阻,DMF、己二酸等化纤关联产业链产品库存略有提升,带动部分产品开工略有调整。除公司的主要原料煤外,公司的外购苯、丙烯等产品受到原油价格暴跌影响,随着公司生产持续进行,原油价格低位震荡,部分原料存在高成本库存压力,1季度公司大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约有 3898万元,环比大幅增加。伴随 2季度下游开工继续好转,公司的库存压力有望逐步缓解,高成本原料压力逐步消化,生产经营有望逐步回归正常节奏。
煤价调整小幅缓解竞争压力,成本优势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公司三条煤气化装置投产以来,在构建产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单耗、能耗,在前段煤气化平台、尿素、乙二醇、己二酸等多个产品不断优化,实现了单吨成本的持续下行,借助成本差距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进入 4月,煤价有明显的调整,虽然较现阶段极低的原油价格难以具有优势,但仍部分缓解了行业的压力,公司二季度将逐步开始获取煤价调整的让利空间。
投资建议油价下行及新冠疫情影响下,终端需求减弱影响公司部分产品价格下行,但公司多年发展稳健有序,具有多元产品布局优势和成本优势,具有较强的抵御周期波动风险的能力,预测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28、23.67、24.49亿元,对应 PE为 11.8、10.6、10.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剧烈波动风险;下游需求大幅恶化风险;终端产品价格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