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大炼化逆势前行,或将穿越周期、迎来拐点炼化企业短期承压、逆势前行,但是终将穿越周期、迎来拐点。短期内,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游需求低迷,炼化产业链处于持续累库的状态,各个产品.价格也有所下滑,而炼化企业目前消耗的原油依然是前期的高成本原油库存,因此在量价均承压的状态下,炼化行业面临较大挑战。但是中长期来看,随全球疫情逐步控制,国内复工复产率不断提高,因疫情被抑制的市场需求或将强势回补,补偿性消费有望持续发力。交通运输和基建行业的回暖正在刺激成品油逐步复苏,未来下游石化产品需求随疫情缓和也有望企稳回升。炼化企业消耗完毕高油价库存之后,将有望进入低成本原油的红利期,或将打开新一轮的盈利空间。
石油化纤产业链向我国集中,产业链过剩压力下龙头优势或将凸显全球“炼油PXPTA涤纶长丝”产业链向中国集中,我国成为石油化纤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炼油-PX-PTA-涤纶长丝” 产业链在过去的十年快速扩张,涌现出一批优质的炼化一体化民营企业,经历了扩张和整合期后,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较高,例如PTA行业CR4高达60%,涤纶长丝行业CR4高达50%。但是目前全产业链也面临过剩压力,根据产能规划,未来行业龙头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随着龙头企业进一步扩能,产业链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整合期,技术落后的小装置可能关停,具有炼化- -体化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将脱颖而出。
回溯历史:复盘2014年油价周期,低油价成本优势为炼化企业打开盈利空间页岩油产量激增,OPEC产油国拒绝减产,叠加原油需求低迷,导致2014-2016年油价持续性下跌。我们选取了台湾化纤、台塑石化以及韩国SK Innovation三家石化企业,从其营业收入、毛利率及净利润的角度,分析其盈利能力和油价的联动关系。在油价剧烈波动区间,三家公司的营业收入与油价走势基本一致,毛利率和净利润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但是也存在一定滞后性。存在滞后性的原因之一是油价突然大幅下跌会导致存货减值,对毛利率和净利润有所拖累;其次是由于企业需要消耗前期的高油价库存,在高成本原油库存消耗完毕后,低油价带来的成本优势将逐步显现,炼化企业或将进入低成本原油的红利期。
展望未来:本轮油价下行叠加全球疫情使局势更加严峻,但拐点终将到来上游油品端复苏迹象已现,下游“PX-PTA涤纶长丝”静待拐点。本轮油价下行与2014年油价下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全球疫情蔓延导致原油需求锐减,海外市场消费和生产限制将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带来负面影响,当前局势更加多变和严峻。但是值得关注的是,随交通运输和基建行业回暖,柴油需求增长已成为刺激成品油消费的主要动力,当前全国炼厂的开工负荷已逐步回升。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4月16日主营炼厂开工率已回升至60.85%,山东地炼开工率已大幅反弹至71.96%。后续随国内消费复苏,海外疫情缓解,下游聚酯产业链拐点也终将到来。
受益标的: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逸石化。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持续萎靡,扩产不及预期,企业安全生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