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碳纤维领域,业绩大幅提升:公司主要从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2019年总营收和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25.77%和38.56%,主要产品包括碳纤维及织物、风电碳梁和预浸料等,分别占总营收46.53%、39.24%和10.32%,概况如下:①碳纤维及织物销售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32.33%,毛利6.33亿元,占公司总毛利76.91%。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碳纤维735.58吨,产销率86.78%,较2018年提高4.78pct;生产碳纤维织物54.55万平方米,产销率88.47%,较2018年提高3.44pct,客户主要为航空航天制造企业;②风电碳梁销售收入6.73亿元,同比增长29.24%,毛利1.47亿元,占公司总毛利17.86%。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碳梁697.88万米,产销率93.03%,客户主要是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③预浸料包括碳纤维预浸料和玻璃纤维预浸料,2019年销售收入1.77亿元,占总营收10.32%,产销率92.71%。
疫情影响可控,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司公布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58-1.74亿元,同比增长0%-10%。受疫情影响,公司风电碳梁的部分订单推迟发货,预计与去年同期持平。碳纤维及织物业务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其下游客户生产稳定,需求保持旺盛,对公司业绩形成支撑。2019年公司海外收入6.85亿元,毛利1.4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和毛利比例为39.94%和18.10%。如果海外疫情持续发展,短期内会扰乱全球风电制造产业链以及中间的运输环节,从而波及到公司风电碳梁业务。不过,从中长期来看,疫情不会改变风电碳梁业务的市场发展趋势。
研发供应实力进阶,市场前景可期: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90亿元,占总营收11.08%,通过了“湿法纺丝高强碳纤维产业化制备技术”“高强型碳纤维高效制备产业化技术”两项技术鉴定;国产T800H级项目开始小批量供货;高强高模项目通过评审;国产T1000G-12K级成功进行了工艺性及爆破验证试验等。随着技术提升和产业化推进,公司高端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业务不断向下游延伸,培育和拓展军民用市场,包括航空、航天、兵器、风电、船舶、轨道交通等,市场前景广阔。
产品多点开花,支撑未来成长:2015至2019年期间,公司碳纤维及织物收入复合增速20.86%,其中T300级产品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应用,是国产高端碳纤维的主供应商。此外,公司T800H级产品已经小批量供货,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和明显的先入优势,彰显碳纤维龙头实力。军用航空领域持续增长的需求是公司碳纤维及织物业务高速发展的支撑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我国军机碳纤维复材使用比例大幅低于世界航空强国,存在提升空间;②我国军机的规模与美俄相比缺口大,军队需求强烈;③采用碳纤维零部件可以减轻军机自身重量,弥补航空发动机推力不足等问题。此外,公司是维斯塔斯碳梁的重要供应商,现阶段的民品业绩增长主要由风电碳梁业务带动,不过,碳纤维复材下游民用领域众多,前景广阔,未来随着公司产品研发的开展以及成本的逐步下降,公司有望开拓更多的民用市场,例如轨道交通、气瓶储能等。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国产碳纤维发展以军用为牵引,需要经历全面、复杂而漫长的系统性应用验证过程,并涉及面广、投入巨大、代价高昂,产业门槛很高。公司凭借“技术最优”成为碳纤维国产化的实践者,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代替,保障国防装备发展所需,并且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供货局面,确立了市场先入优势,在形成持续研发能力的同时,也为后续包括风电碳梁、轨道交通等民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技术经验积累和资金保障。
公司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主力供应商,业务不断向下游以及民品延伸,未来前景光明。2020-2021年,我们预测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1亿元、7.85亿元、10.14亿元,EPS分别为1.18元、1.51元、1.9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倍、33倍、25倍。考虑到公司未来的高成长性,我们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59.00元,分别对应2020-2022年50倍、39倍、30倍PE。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民用市场需求;碳纤维产能不及预期;军品订单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