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海外市场冲击逐渐明朗:海外疫情的蔓延和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让国内投资者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全球经济展望极度恶化,经济衰退甚至萧条成为主流预期。但这也意味着海外不确定性消失,由预期紊乱带来的风险已经消失。A股投资者对海外严峻形势有深刻见解后,把关注点集中在国内政策方面。投资者更加期待看到应对如此动荡下滑的海外环境,国内会有什么样的政策出台,稳定预期。
观点
海外疫情展望逐渐明确:目前主流欧美国家的战略是降低确诊峰值、拉长疫情蔓延的时间,以换取合理充分的医疗资源分配。我们预计,新冠病毒的R0在全球需要2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才能逐渐降到1以下,在此期间感染人群会快速增加。
金融危机并不是导致美股下跌的原因:目前美国市场上金融机构的杠杆、金融工具背后的资产质量都较好,没有像2008年MBS一样的不良资产,或金融机构过度使用高杠杆参与这些金融资产的现象。本次市场的下跌,主要是由于海外担心疫情会明显中断经济活动,使美国的经济衰退从原来预计的下半年到提前到现在发生。
美联储承诺实行不受限制的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将购买大量资产,特别是购买企业债,甚至股票ETF能够明显缓解流动性危机,带来美股的短期反弹。
全球经济衰退成为共识:美国经济增长可能将在一季度停滞,并在二季度收缩5%左右。欧洲和日本推出针对疫情的经济刺激政策,然而远远不能达到企业所需要的财政刺激程度,预计经济情况将持续恶化。
国内经济目标有望主导市场走向,两会前市场有望小幅反弹:1-2月经济数据公布和逐渐恶化的海外需求预期,让2020年的经济战略目标显得异常脆弱。尽管总理之前表态解决就业最重要,但保就业的实际GDP也需要5.2%的经济增长,这很不容易。我们认为国内政策预期可能在未来两周确定,必须等到两会召开前期才能有一个明确的指引。可能一旦“两会”日期确定,国内经济政策目标明朗,市场开展一个小幅反弹。
GDP增速迅猛的下滑将使得全A企业利润达到负增长,这将被动拔高未来的估值:最悲观的假设若全年经济下滑只有3%的GDP增长,则相应的全A非金融石化类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仅为-11.04%。其对应市盈率历史分位数接近2015年3月的高点水平,估值历史分位数虽未达到顶点,但处于绝对的高位。由此可见未来在GDP下行的背景下,分母端企业盈利的下滑,造成市盈率的被动提升,使得分子端的股价受到了极大上行制约,若GDP增速远低于预期,则未来股价仍然具有下行的压力。
行业配置方面:我们认为大部分企业业绩都将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实现负增长,只有新老基建企业的业绩增长有较强的确定性。因此我们认为政策定调后反弹的结构依然是新老基建,新基建(通讯)、老基建(汽车、基建再叠加一部分的地产产业链)。
风险提示:受疫情影响A股盈利的预测值与最终数据存在偏差、美国贸易保护措施超预期、通胀上行斜率和幅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