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衰退已经开始,但会持续多久新冠疫情已经带来了整个经济的衰退,这种衰退不仅体现在我国,而且蔓延至了全球。
2月份经济指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滑,需求端和生产端均同时衰落,可以预见2季度即使回升,受到海外疫情不确定的影响,出口、生产恢复仍然需要时间。我们认为1季度、2季度的经济增速已经受到影响,财政刺激计划进度以及国外新冠疫情的发展,经济衰退可能需要4个季度,但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双刺激可能会使得经济在3个季度后快速反转,如果全球财政都能有所配合,那么全球经济可能会更加乐观。
2、生产基本停滞,未来需关注复工情况从1-2月中国工业增加值来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幅度在10%+,仍属于可控范围。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国内形势1-2月数据已经是底部,由于我国已经率先有效控制疫情,后续3月开始主要是经济的修复进程,加之政策层面已经明确大力托底经济的基本方向,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中国的经济形势反而不必太过于悲观。高技术产业因产品特征决定受到居民生活秩序与消费行为改变影响不大,基本原材料生产平稳可能说明各中下游厂商的预期还不算太差,产业链基本稳定,后续3月之后随着复工复产推进,制造业生产有望大幅反弹。
3、消费受到冲击,刺激政策仍然不足1~2月份消费增速不出意外大幅下滑,录得增速-20.5%。消费大幅下滑已经在预期之内,但可贵的是1~2月份消费额仍然有5.21万亿,相当于2016年1~2月份的消费水平。我国整体消费并未坍塌,平稳的基础仍然存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转向上需要疫情逐步解除后,社会生活重回稳定。我国的消费刺激计划在未来会在一定程度提高消费水平。
从结构上来看,1~2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
(1)汽车和原油的消费大幅下滑,汽车在2019年末的回升终止。我国新的消费促进计划总对汽车消费税重新给予优惠,有条件的地区可放开汽车购置指标,未来一定程度上利于汽车消费的增加。
(2)食品的消费仍然较为稳定,药品消费略有上行。虽然人员流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基础食品的消费仍然保持稳定,增速较为平稳。
(3)其他产品消费下滑,办公用品消费略有增加,可能源于1月份的集中采购。通讯器材消费下滑程度弱于其他产品,消费电子类产品虽然受到严重冲击,但未来潜力仍然较为可观。
4、投资短期下滑,未来有望大幅度反弹2020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5%,受到疫情影响整个2月份未有开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受到较大影响。第一、二、三产业同比例回落,但二产的回落速度更快。
受到疫情影响,我国经济指标持续回落,生产端和需求端的下滑更为迅速,为了稳定经济,更多的投资项目被推出,同时土地改革启动,我们认为投资下滑是暂时的,疫情会影响未来的制造业投资和其他投资,但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仍然会上行。
从制造业各行业全面下滑,但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制造业下滑速度最慢,仍然是景气度较好的行业。基建行业投资下行,稳增长政策未来会逐步发酵,复工速度影响了基建的投资节奏,但不会是的基建投资减少。疫情冲击下1-2月地产销售投资全面走弱,相应信贷利率等政策虽有边际放松,但对于房地产企业融资端的限制仍然严格,政府目前尚无以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刺激手段的考量,但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相继披露,相关压力会有所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