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CPI当月同比小幅回落至5.2%,仍保持高位。主要原因是猪肉、蔬菜等必需消费品物流交通不畅、配送难度加大、延期生产造成的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2月CPI当月同比维持高位5.2%,环比上涨0.8%,其中猪肉、蔬菜、水果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CPI食品环比上涨4.3%。此外,非食品CPI环比(-0.2%)以及核心CPI环比(-0.1%)有所下降。从环比来看,食品类中,蔬菜(9.5%)价格上升,猪肉(9.3%)价格上升,水产品(3.0%)价格涨幅较大,蛋类(-5.8%)价格回落,水果(4.8%)价格涨幅较大;非食品类中,衣着(-0.3%)价格微跌,医疗保健(0.1%)价格环比上升,教育与娱乐(0%)价格不变,交通工具用燃料(-5.6%)环比下跌,主要是油价大幅下跌所致。
2月PPI当月同比再度转负,环比-0.5%,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对国内外工业品需求造成较大负向冲击所致。从环比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持平,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11%)环比大幅下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5%)价格下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3%)环比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环比转负,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环比下跌。
展望2020年3月,油价大幅下跌叠加海外疫情爆发,CPI当月同比可能回落,PPI当月同比负向加深。截至3.10,随着国内物流和交运逐渐恢复,猪肉、水果以及蔬菜的价格均有所回落,预计3月CPI环比转负,同比继续下行。从PPI分项看,海外疫情扩散对工业品需求产生较大冲击,叠加原油价格战导致油价大跌(3月以来,布油均价跌幅超过14%),我们预计PPI环比跌幅将扩大,PPI同比负向加深。
未来看,CPI通胀压力减轻,PPI通缩压力上升,3月是降息的黄金时点。疫情冲击供需,但对国内消费品和工业品价格影响不一。从CPI来看,随着物流运输等恢复,CPI将逐渐回落。疫情对必需消费品影响的核心在供给端,随着生产生活恢复,物流和运输通畅将导致食品等必需消费品价格回落,而疫情对可选消费品影响的核心在需求端,未来像衣着、交通、通信等可选消费价格将逐渐回升。综合来看,由于必需消费品权重大、波动大,因此CPI同比将出现回落,高通胀不可持续。从PPI角度看,受海外疫情叠加原油价格战影响,需求下滑但供给增多,PPI负向加深,未来通缩压力将会显现。海外疫情爆发对工业品需求端造成较大冲击,多数国家相应下调短期经济增长目标。此外,由于OPEC和俄罗斯就原油减产未能达成一致,且沙特阿美宣布调低出口至主要市场的原油价格,导致原油价格大跌,对PPI造成较大影响,我们认为往后PPI通缩压力将会显现。当下,在原油价格大跌、美联储等全球央行降息、人民币汇率被动升值以及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央行下调MLF利率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失控、政府应对不当、行业影响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