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3日以来,资金面在经历首日阶段性紧张后迅速转松,隔夜利率连续 23个交易日位于 2%以下,7天回购利率已突破隐形利率走廊下限,部分期限存单价格已降至历史新低。本轮资金利率低位持续时间之长,创造了 2018年下半年货币政策转松以来的新纪录。
节后资金面回顾 —— 隔夜利率持续位于 2% 以下,存单价格创历史新低 。2月 3日以来,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资金利率显著下降。一是隔夜利率连续 23个交易日位于 2%以下,创 2018年下半年货币政策转松以来最长纪录;二是 7天利率与政策利率利差不断扩大,已脱离利率走廊中枢;三是存单价格大幅下行,部分期限已创历史新低。
造成资金面持续宽松的 四 大原因 。春节后流动性回收幅度减弱、M0持续回流银行体系、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更加积极推动了资金面的持续宽松。同时,信贷需求偏弱与供给偏强形成一定矛盾,资金部分淤积于银行间市场。
资金面宽松还能持续多久 ?我们认为:一是疫情蔓延使得全球货币政策开启宽松潮,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打开空间;二是市场已无存量OMO 到期,央行需要等待银行体系的水开始流出后方可激活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的调控,而资金流出银行体系的四种渠道对流动性的影响比较有限;三是疫情期间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强结构性调控和降成本力度,是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综上所述,我们判断:
(1)未来资金利率可能会出现阶段性波动,但中枢整体下移已成定局;
(2)3月资金面仍将保持宽松格局,需要关注例行缴税时央行流动性投放;
(3)本轮流动性宽松有望延续至 4月中旬,届时疫情基本得到有效缓解,银行资产投放需求加大逐步消化高额备付,加之 4月是传统缴税大月且有 2000亿 MLF 到期,流动性存在边际收敛压力。
22月金融数据: 大型银行信贷投放“头雁”效应明显 。我们预计 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 8000亿左右,社会融资规模新增 1.5-1.7万亿,M2同比增长 8.6%。 一是对公好于零售。随着企业复工率的逐步提升,以及央行定向政策推出,对公贷款增长从 2月中下旬冲量明显,但零售贷款增长相对疲软;。 二是大行好于小行。2月份大型银行在基建配套融资、抗疫相关行业以及支持中小企业方面“头雁”效应充分显现,中小银行投放明显不及大行; 三是社融好于信贷 ,社融增速接近 11%。 。在“强基建”导向下,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明显增加,整体社融增量好于信贷;
四是随着现金回流以及银行资产投放的回暖,M1规模将有所改善。综合考虑低基数效应、财政存款下降、信贷投放以及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等因素,预计 M2同比增长 8.6%。 预计 1季度人民币信贷投放增长好于去年同期,增量规模在 6W 亿左右,1季度末信贷同比增幅为 12%。
风险提示:疫情对宏观经济负面影响加大,银行资产质量加剧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