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1月全球经济活动实现连续三个月的反弹,达到去年 3月以来的最佳水平。分经济体看,美国、中国、欧元区、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均实现了经济活动的小幅复苏,而日本和澳大利亚勉强走出经济收缩区间。但 1月全球调查数据尚未反映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的影响。新冠疫情的迅速扩散令环球经济增添下行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下调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 2020年增速预测值。
2020年 1月受新冠疫情影响,多项宏观数据延期发布。PMI 数据显示,1月上中旬在疫情爆发之前,经济的初始状态仍保持弱复苏。但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在假期延长、返工时间推迟等强力防控措施下,全国生产生活“暂停”,2月PMI 创下历史新低,服务业和制造业受到明显冲击。1-2月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未来随着疫情逐步明朗可控,3月经济将有所改善,改善程度将取决于复工复产进程。
2020年 1月 CPI 同比 5.4%,较前值提升 0.9个百分点,PPI 同比 0.1%,较前值提升 0.6个百分点。前瞻地看,2月 CPI 将有所下行,PPI 或再度陷入通缩。CPI方面,新冠疫情显著影响出行和复工,食品和医疗用品以外的支出大幅缩减,非食品价格将有所回落,CPI 大概率将有所回落;PPI 方面,受新冠疫情导致的停工影响,生产与投资均受拖累,叠加石油价格回落,将使得 PPI 增长承压。
2020年 1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 3.34万亿,新增社融 5.07万亿,均超出市场预期;M2同比增长 8.4%,低于市场预期。但 1月金融数据并未体现疫情的影响,主要是年初集中投放了去年底储备的项目,且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前置。随着逆周期调节持续加码,一季度社融增速仍有望保持稳定。同时,新冠疫情冲击使得货币政策边际宽松,节奏前置、力度加码,“稳增长”仍将是政策立场考量中的决定性因素,且主要将通过结构性政策发力。预计一季度政策将处在适度宽松区间,定向降准的概率上升,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以引导存款利率下行也是可能的政策选项。
2月 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认为疫情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全国性拐点尚未到来。经济运行短期受到“明显冲击”,“稳增长”诉求上升,防疫进入 2.0阶段。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将结构性宽松,政策加快向复工复产倾斜,消费支持政策或将逐步推出,投资继续加快基建补短板,同时也将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贸易环境。2月 1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更新了反补贴税法(CVD)项下的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名单,其中不包含中国。虽然此次美国调整清单仅影响反补贴法项下的优惠待遇,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并无影响,但此举标志着美国 20年来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首次变化,或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