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符合预期,业务延伸稳步推进:
公司全年实现收入24.61亿元,我们估计其中海外业务实现收入22亿元以上,增长约34-35%,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增速略高于此前预期;国内业务因本土新药审批节奏关系放量稍慢于预期,增速估计在30%左右,占收入整体比例9%左右。
公司各项业务稳步推进,除传统核心业务之外,制剂生产线继续扩产,为后续订单需要做好准备;临床CRO已开始承接项目,形成上海公卫+天津临床研究创新中心并行格局;位于金山的大分子基地已于2019年底上马,2020年开始执行研究订单。
海外产能向国内转移趋势延续,行业核心发展逻辑不变:
尽管点燃二级市场对CXO行业关注度的是国内创新药崛起,但CDMO的核心增长逻辑事实上是海外产能的转移,是分享全球药物创新市场的蛋糕。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看到这一产能转移的趋势丝毫没有改变,欧美地区的人才知识结构决定了小分子药物研发市场必然向亚太,尤其是中国转移,而相对较低的成本也保障了国内CDMO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其他发展中、欠发达地区也缺乏开展CXO的必要条件(教育水平、人口)。同时参考海外CDMO龙头的收入规模,我们认为国内的CDMO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创新药研发持续推进,更多药品进入放量前夕:过去2年中,国内创新药的崛起带动国内临床前CRO、临床CRO实现迅速放量。随着国内研发的持续推进,研发进度靠前的药物已经或即将上市,带给CDMO企业的增量也将更为明显。
凯莱英拥有丰富的国内研发生产订单,其中已在临床3期、NDA阶段的项目数量可观。我们认为公司的国内业务体量会在近几年中持续快速提升,同时带动天津3厂区产能利用率提升,增厚国内业务毛利率。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凯莱英作为国内CDMO行业一线龙头能够持续受益于行业的向上趋势。海外业务的转移保持欣欣向荣,国内创新药订单正走向规模化生产。公司注重新兴技术的放大应用,研发生产的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友好度持续提升。根据2019年快报调整2019-2021年EPS预测为2.40、3.17、4.16元(原2.42、3.23、4.15元),看好行业及公司后续发展,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因创新药收益风险比不足、国际政治环境等原因导致全球创新药物的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则会影响CMO行业的发展;2)药品的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MO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后若销售不及预期,将导致对应的CMO订单无法实现放量;3)若因发生生产事故、收到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订单乃至客户的丢失;4)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订单以外币为计价单位,汇率波动会造成汇兑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