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恢复供需平衡,新冠疫情扩大需求和减少采浆供应,血制品将迎来供不应求,提价预期强烈。 新浆站审批趋严导致全国采浆量增速从2017年以来持续下滑,2019年全国采浆9100吨,增速仅6%。而终端需求仍保持10%左右增长,供应增长低于需求增长,使得2017年大幅增长的血制品库存已经逐步消化,白蛋白库存恢复至正常水平,静丙库存明显下降。血制品行业恢复供需平衡状态,血制品恢复正常生产,2019年白蛋白和静丙的批签发和销售增速均有明显回升。
新冠疫情对血制品需求端拉动明显:静丙对新冠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企业库存已完全消化,市场需求仍在持续增长;98%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血清白蛋白含量下降,对白蛋白的需求也有所增长。供应端采浆受影响;新冠疫情导致2020年采浆量受到影响。血制品将迎来供不应求,短期已显现出销售费用减少和账期缩短增厚利润,长期看很可能推动血制品价格上涨。
中生旗下血制品业务平台,重组整合贡献业绩弹性
为解决公司与控股股东中生股份的同业竞争问题,公司于2017-2018年进行两项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完成后,天坛生物成为中生旗下的血制品业务平台,截止到2019年底,预期公司浆站数量达到60个,展望未来,公司未来每年将新增2-3个浆站,预期到2021年公司采浆量将超过2000吨的血制品;展望未来,随着成都蓉生对上海、武汉、兰州血制以及贵州中泰的经营管理输出,以及血浆内部调拨等因素将带来吨血浆利润持续提升、贡献业绩弹性。
静丙、白蛋白等产品行业领先者,显著受益于新冠疫情
公司2019年静丙(2.5g/瓶)批签发量为296.9万瓶,同比增长10.7%,占总市场批签发量的24.6%,批签发量均领先于国内其他厂商;白蛋白(10g/瓶)批签发量为433.1万瓶,同比增长22.6%,占国产总批签发量的20.4%;同时公司特免批签发量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尤其是乙免和破免(2019年批签发量分别占总批签发量的34.7%和22.5%)。
新建产能+血浆内部调拨+在研产品上市,吨浆利润继续上升
自2018年重组整合完成,公司拥有12个生产批文,覆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凝血因子三大品类。从历史批签发数据来看,天坛生物体系内5家血制品公司主要产品为白蛋白、静丙及特免,很少有凝血因子类产品批签发。预期未来随着新产能永安血制、云南血制基地逐渐投产及血浆内部的调拨、层析静丙及凝血因子类在研产品逐渐获批上市,未来单吨收入和利润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天坛生物作为国内血制品行业龙头企业,随着新产能逐渐投产,公司具备新建产能投产+血浆内部调拨+层析静丙及凝血因子类产品逐渐获批上市等三重影响,展望未来3年,吨浆利润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同时新冠疫情对血制品需求大增并导致采浆量受影响,血制品行业即将迎来供不应求,提价预期强烈,公司出厂价将呈现提升趋势及销售费用等同比下降;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4/8.21/10.31亿元,分别增长20.56%/33.61%/25.64%,当前股价对应2019-2021年的PE分别为62/47/37倍。
风险提示 新冠导致采浆量低于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永安血制基地投产不确定性;研发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