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结构优化。国家能源局发布1-11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11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9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累计用电量6.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产业间的用电量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第二产业1-11月累计用电量同比仅增长3%,第三产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达到9.4%。发电利用小时数同比下滑50小时,至3469小时,其中水电利用小时同比增长141小时,火电、核电、风电利用小时分别同比下滑90、139和10小时。火电新增电源投资同比减少21.4%,火电新增电源建设持续放缓。在煤炭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火电新增电源投资下滑带来竞争格局有望优化,电价市场化带来的短期下浮能够被煤炭价格下行抵消,长期看电价下浮比例有望稳定、在电力供需格局变化的背景下甚至有可能上涨,行业可能将逐渐不依赖于周期,属性变化有助于提升火电行业配置价值,我们建议关注全国性火电布局的龙头公司适当参与。
生态环保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6-2018年全国财政生态环保相关支出规模累计安排2.45万亿元,年均增长14.8%,增幅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幅6.4个百分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3.7%提升至4.2%,中央财政生态环保相关支出累计1.08万亿元。2018年生态环境部参与管理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预算规模达到551亿元,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大气、农村环境整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资金较2018年增长了近1/4,在当前减费降税带来财政收入放缓、存在一定支付压力的背景下,财政仍对生态环境治理给予大力支持,显示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决心,同时环境治理的支付能力亦得到一定保障。下一步财政还会将生态环保作为重点领域予以支持,在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大江大河流域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等环保重点细分领域加大财政支出倾斜力度,同时持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国家绿色发展金等,扩大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来源。我们认为,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来源有望的到充足有力的保障和支撑,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将逐渐增多,建议关注环保运营类资产以及在国家重要环境治理区域及方向有参与的瀚蓝环境、国祯环保、洪城水业等。
我们认为,公用环保行业在财政、融资、资本市场支持等多个政策角度均有望迎来利好,支持行业由涅槃走向重生,目前板块具备估值优势,维持公用环保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大盘系统性风险;政策风险;公司项目推进进度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