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供需格局:供给较预期减少,需求或显著回暖,供需格局大幅改善。供给端,嘉能可旗下KCC采矿量不及此前预期并被动关停旗下全球最大钴矿Mutanda导致产量锐减,而部分中小矿山及手抓矿因跌破现金成本停止生产;需求端,新能源汽车有望因海外高增、国内回暖而增速大幅上行,3C及其他储能随5G推进平稳增长。根据我们测算,2019/2020年钴行业分别过剩1.3/0.9万吨,较此前预期的2.1/4.0万吨大幅减少,供需格局优化。
行业周期研判:1)价格:我们判断钴价短期或因中游补库攀升,中期可能于22-30万/吨震荡,长期或因电动车渗透率提升,矿山品位下降导致产量减少等因素逐渐上升。2)周期:钴板块于2019年年中结束被动加库存后切换至主动去库存阶段,过剩产能逐渐淘汰,板块整体处于周期底部,景气度持续回升。展望未来几年,供给有望进一步收缩,需求随电动车渗透率提升保持较好增长,行业整体料将周期性削弱,成长性增强。
类资源属性突出,钴粉龙头地位稳固。原料端,公司深耕刚果(金)钴原料市场,通过多种模式稳定地获取钴矿,类资源属性突出;冶炼端,公司钴粉产能扩充至4500吨,巩固全国龙头地位,进一步缩小与全球龙头自由港的差距。另外,公司拟新建冶炼产线以弥补钴粉前端钴盐产能的空白,若顺利投产,将形成原料-碳酸钴等钴盐-钴粉的完整产业链,盈利能力料增强。
加码新能源汽车领域,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公司拟通过定增募资19亿元投资建设1万吨/年金属钴新材料及2.6万吨/年三元前驱体项目。公司目前钴相关产品以应用于传统行业的钴粉为主,若项目顺利投产,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加大,有望充分受益于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行业红利。同时,公司产业链生态系统逐渐完善,各业务板块协同效应增强,钴价涨跌导致的盈利周期性波动有望削弱。
投资建议与估值
预计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7/26.0/3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6/1.78/2.78亿元,分别同比-95%/+388%/+57%;EPS分别为0.14/0.66/1.0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年EPS估值为120倍,但考虑钴行业供需格局大幅改善,景气度持续回升,且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增长,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供给收缩不及预期风险;库存大量抛售导致钴价承压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刚果(金)政权及政策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资产减值损失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