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三元前驱体供应商,但市场更多的认知是公司是环保股, 结合我们近期对公司的跟踪, 我们的点评如下。
点评:
公司是领先的三元前驱体供应商。 公司成立于2001年, 2010年上市, 起家于废弃物镍钴等回收业务。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覆盖了再生资源回收(电子废弃物等)、 电池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 镍钴等金属回收及硬质合金制造, 截止到2019H1, 公司电池材料营收占比57.39%, 镍钴钨粉末与硬质合金占21.45%, 电子废弃物占12.42%,其他占8.74%。 公司2019年底三元前驱体产能预计10万吨,发展迅速, 成为国内最大的三元前驱体厂商。 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8.33亿元, 同比下降3.89%,实现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6.57%,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8.34%。 单季度来看,公司Q3实现营收13.26%,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78.27%。
三元前驱体客户优质,未来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 钴价向上概率高于向下概率。 公司2018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达4万吨, 市占率约20%, 预计公司2019年底产能达10万吨, 2019年全年销量7万吨,维持高速增长。 目前公司客户包括宁德时代、 ECOPRO、容百科技等,进入全球主流电池企业。 公司通过LG认证,已经开始供货, LG全球发展迅猛,未来LG有望给公司贡献增量。 公司电池材料业务( 主要是前驱体)毛利率约23%, 高于正极材料(某正极龙头2019H1约16%, 某正极厂商2019H1约15%), 前驱体技术难度较高。公司在原材料方面,没有特意的储备库存,维持1-2个月库存即可, 公司已经与嘉能可签订了长期协议,锁定量。 上半年受钴价一路向下,导致公司前驱体售价也向下,库存扰动单吨盈利水平。我们判断钴价向上概率高于向下概率, 基本企稳,对公司有利。
厚积薄发,公司拥有雄厚的专利技术;电池回收带来远期想象空间。 公司2018年研发支出约5.96亿元,费用化4.21亿元, 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约4%。 根据公司公告,截止到2019H1,公司申请专利1770余项,主导/参与制修订标准170余项, 进入中国企业专利500强。 远期来看, 全球电动化势不可挡, 动力电池回收未来前景巨大,公司已在3C电池回收方面沉淀了成熟的商业模式与回收技术、 工艺等。 中国动力电池未来几年将进入报废高峰, 电池回收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此外,公司在汽车拆解方面拥有成熟的技术与商业体系,倘若未来电动车占据主要份额,公司在动力电池回收方面将形成完整的配套, 具有远期想象空间。
投资建议: 给予“ 推荐”评级。 公司起家于镍钴等废弃料回收再制造,市场更多的将公司看成环保股,我们认为公司是领先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前驱体标的, 具备前端材料制造及后端回收再销售一体化能力, 技术实力雄厚。 预计公司2019年、 2020年EPS分别为0.20元、 0.27元, 对应PE分别为24倍、 18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能投产不及预期; 客户开拓不及预期;新能源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短期借款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