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持续下滑静待新车型放量
公司新能源汽车11月销量1.1万辆,同比下降62.7%,环比下降10.7%;1-11月累计销量达21.6万辆,同比增长7.6%。其中:11月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分别达0.8万辆和0.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7.9%和80.0%,环比分别增长5.4%和下降39.9%,新能源商用车销量545辆,同比下降59.2%,环比增长3.8%。受补贴退坡的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目前仍处于承压状态,但随着新车型的不断上市,我们预计2020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触底回升。
今年以来公司上市新能源新车包括e系列(e1、e2 、e3)、宋MAX DM、唐EV、S2、宋ProDM/宋ProEV等,其中;e2于2019年8月上市,8-10月交强险注册量分别达62/1,301/1,893辆,预计后续将逐渐爬坡;e3于10月底上市,定位纯电动A级车,补贴后售价为10.38万元-11.98万元;全新秦EV于11月7日上市,基于自主研发的全新e平台打造,NEDC续航421km,补贴后售价12.99万元-13.99万元。
燃油车保持增长SUV表现亮眼
11月燃油车销量3.0万辆,同比增长43.9%,环比增长5.3%;1-10月累计销量达20.2万辆,同比下降19.2%。其中,轿车销量0.7万辆,同比增长81.7%,SUV销量达2.0万辆,同比增长188.7%,MPV销量达0.3万辆,同比下降72.8%。其中宋Pro于2019年6月上市,7-10月交强险注册量分别达2,886/7,233/9,366/9471辆,上量迅速展现较强竞争力。
电动化引领者长期关注市占率提升
近年来公司日益聚焦新能源汽车业务,随着研发的不断投入,公司在动力电池和IGBT等已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自主可控,且具备完善的产品线,涵盖纯电和混动两种技术路线,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A00级到B级,满足多种消费需求。补贴退坡导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长期看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优胜劣汰,公司有望凭借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自主可控的优势和全系产品线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随着新车型的投放及放量有望回升,未来有望凭借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技术优势和完善产品线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19-2021年营收增速+5.2%/+13.0%/+13.7%,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9%/+37.9%/+19.6%,EPS为1.00元/1.38元/1.65元,对应当前PE44倍/32倍/26倍。参考公司历史PE区间中枢35-40倍,鉴于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短期仍将承压,给予公司2020年36倍PE估值(此前为38倍),目标价由52.44元调为49.68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市占率提升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