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2019年 12月 3日,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事件点评:
全面涉及行业方方面面,规划有意建立良好市场生态。总体上,涉及发展趋势、总体部署、提高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开放合作、保障措施等。综合全面涉及全产业链内容,从智能生产、多种能源、行业融合、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全球合作、知识产权等多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此次发展规划中涉及汽车销售环节较少,更多涉及到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目的在于建立良好发展生态,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市场由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发展。
到 2025年,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 25%, 我们预计每年增长率约为 36%。
征求意见稿中预计,到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 30%。由此我们估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 740万左右。以当前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每年增长率需要 36%左右,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近五年仍将处于快速增长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企业需要不断提质推新,也是一种挑战。
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燃料电池与电动汽车同步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 。将有利于锂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高精度地图、智能汽车电子、轻量化等发展。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环节智能化, “智能化工厂”或将逐渐成为主流。鼓励以核心整车企业需求为主导,推进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邻域跨平台合作,未来或将出现产业融合的配套企业来协助发展。同时,推动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营与售后等关键环节发展,需要有方式的创新与先进生产经验,未来或将有更多“智慧工厂”出现,以此减少人力成本,提升自动化水平。
建立汽车服务平台,或将引入服务收费。通知指出要大力发展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加强互联互动与信息交互,推动“人-车-路-云”高效协同。
车企可以通过更优质的系统服务来吸引消费者,同时,还能通过服务与广告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深化开放合作,加强全球视野,提早布局海外市场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在引进来技术的基础上还要与全球车企共同竞争新能源汽车市场, 布局海外销售、物流、制造等环节。因此,提升产品竞争力、研究海外市场喜好、早日布局海外市场供应销售链的新能源企业或将获得更高的关注度。
投资建议:
车型方面,重点关注了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等邻域,传统混动汽车作为中间过渡产品或将逐渐淘汰,同时也表明了燃料电池技术需要较长时间发展,短期仍将以突破燃料电池技术为发展目标。 此外, 低质量的 A00、A0级新能源车将逐渐被淘汰。
产业方面,重点关注智能化与软件硬件配套生态,未来或将有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以提高汽车产品的利润率,汽车软件、汽车商业等服务或将迎来高速发展机遇。
由此,我们建议关注智能汽车、电动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汽车后市场等板块,建议关注:三花智控、欣旺达、先导智能、上汽集团。
风险提示:政策推行不及预期;市场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