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打新收益收缩,静待市场回暖:年初以来共有176家新股上市,其中,在沪市上市的有106只,深市中小板上市的有22只,创业板上市的有48只。上市之初,新股股价大多受到资金青睐,包括首日在内,新股上市后平均收获6.86个一字涨停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股价出现分歧,有的大幅溢价,有的则陷入破发困境。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上市的新股中,已有容百科技、天准科技、久日新材、渝农商行等11只个股跌破发行价。浙商银行首秀便盘中破发,一方面因为银行股估值偏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无风险打新的格局正在悄然变化。我们预计,受新股发行加速及破发潮的影响,可能促使网下询价对象报价趋于谨慎,破发风险或将有所缓解,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是公司本身的基本面,次新股中的成长性新蓝筹将焕发光彩。
次新股板块相对稳健,白马股调整延续:截止周周五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46%,收于2871.98点,沪指多次冲击2900点;深证综指下跌-0.46%,收于9582.16点;创业板指下跌-0.89%,收于1664.9点。次新股指数微涨0.06%大消费板块领跌市场,食品饮料指数下跌-2.72%,医药指数下跌2.56%,“抱团”股的调整或将延续,年末收官阶段,指数向上突破有不小压力。当前市场下,低估值强周期的煤炭、有色、地产板块虽并非有较强的上涨逻辑,但弱市格局下其防御属性更有吸引力。本周开板新股共计3家,通达电气开板PE43.52x,矩子科技开板PE80.23x,钢研纳克开板PE81.91x。
风险偏好下行,新股板块估值调整已数月:科创板开板伊始,创业板与近端次新股平均PE比值高达1.3,此前均值仅0.68,科创板明显拉高了近端次新估值水平。历时数月,目前比值已回落至1以下,但板块性的投资价值仍不明显。科创板56家上市公司,平均PE75.61x,显著高于近一年上市新股的平均水平51.84x,科创板整体估值回归的进程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