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及政策动态:1)2019年1月15日,央行,中国2018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59万亿元,预期1.3万亿元,前值1.52万亿元。2018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9.26万亿元,比上年少3.1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00.75万亿元,同比增9.8%。 2)2019年1月15日,证券时报,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9年将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规模,较大幅度增加专项债规模,具体规模要等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确定,待全国人大通过后,财政部会把地方政府专项债数额下达给地方,争取今年9月底前各地完成地方专项债的发行。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01.14-01.20)建筑行业(中信建筑指数)涨幅为0.64%(HS300为2.37%)。本周行业涨幅前5为中国海诚(+14.85%)、柯利达(+9.45%)、镇海股份(+8.70%)、中设股份(+7.61%)、绿茵生态(+7.26%);跌幅前五为新疆交建(-22.26%)、中铝国际(-11.08%)、美丽生态(-10.16%)、汉嘉设计(-9.65%)、广田集团(-8.24%)。 从行业整体市盈率来看,至1月18日行业市盈率(TTM,指数均值整体法)为10.69倍,与上周相比有所提升,与去年同期相比行业市盈率下滑幅度超过30%,接近2014年10月水平。行业市净率(MRQ)为1.24,与上周持平。当前行业市盈率(TTM)最低前5为葛洲坝(5.30)、中国建筑(6.83)、安徽水利(7.07)、中材国际(7.26)、东方园林(7.37);市净率(MRQ)最低前5为葛洲坝(0.71)、中国中冶(0.76)、安徽水利(0.77)、丽鹏股份(0.86)、腾达建设(0.88)。 本周建筑行业指数(CS)周涨幅+0.64%,涨幅较上周有所下跌,弱于深证成指(+1.44%)、上证综指(+1.65%)和沪深300(+2.37%)本周表现,周涨幅在CS29个一级行业中排于第12位,涨幅排名重回10-20位区间。本周建筑行业共49家公司录得上涨,数量占比40%;本周涨幅超过行业指数涨幅(+0.64%)的公司数量为24家,占比20%。本周录得上涨家数、涨幅超过行业涨幅的家数较上周均有所下跌。从本周涨幅结构来看,涨幅排名前10的标的主要为建筑装饰、勘察设计、房屋建设和专业工程相关标的,其中建筑装饰板块的柯利达(+9.45%)、江河集团(+6.54%)、奇信股份(+6.29%)和风语筑(+5.74%)涨幅靠前;勘察设计板块的中国海诚(+14.85%)涨幅超过10%,中设股份(+7.61%)较上周大幅提升涨幅靠前;本周房屋施工板块的中国建筑(+5.10%)和高新发展(+3.16%)涨幅位居前10范围;专业工程板块的镇海股份(+8.70%)和园林工程标的绿茵生态(+7.26%)也位居前10范围。 本周(1月18、19日)中国建筑相继发布了2018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和2018年1-12月经营情况简报,其中业绩方面:公司预计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63亿元至39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3.6亿元到65.6亿元,同比增加10.2%到19.9%;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51亿元至38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2.8亿元到68.8亿元,同比增加10.3%到21.6%。公司预计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达到15%,超出了市场一致预期(来自Wind)11.62%及我们的预期13.5%,特别是考虑到公司Q1~Q3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88%,意味着公司Q4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速将达到25.7%~70.5%,中位数48.1%,为近年来较高的Q4单季增速,较此前市场对于2018年下半年大型建筑央企业绩增速可能下滑的担忧有较强的提振和纠错效应。公司在公告中指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主业经营稳中有升、业务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我们判断或有较大概率为公司地产业务增速超预期叠加下半年基建业务较上半年改善明显所致。 同时从包括中国建筑在内已经公布2018年全年经营情况的大型建筑央企、地方建筑国企及专业工程企业数据来看,多数企业在2018年第4季度新签合同额增速均较2018年1至3季度有所提升,从微观层面反映出去年7月基建补短板政策出台以来,基建项目供给端已呈现较为明显的改善。多数企业同时呈现较2017年第4季度新签合同额的同比大幅增加,判断或为相关样本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改善(融资条件及价格等)及自身风险偏好有所提升(愿积极追求更高的业绩增速)等因素影响。由于当前仍有相当比例的上市建筑企业未披露2018年经营数据,我们将进行持续跟踪分析。 本周(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和金融统计数据。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2.67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55.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0.3个百分点;2018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17万亿元,同比多增2.64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3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5万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300亿元,同比多增4995亿元。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3亿元,较11月份社融增量环比增加4.61%。 从结构上看,银行表内信贷(人民币贷款)规模在持续增加(12月份同比多增3530亿元);信托贷款(12月份同比减少500亿元)、委托贷款(12月份同比减少2200亿元)等表外非标融资规模仍呈持续缩减状态,但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增加1100万亿元)本月转为新增,12月表外融资规模合计同比减少1600亿元,但较11月份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企业债券持续增加,12月新增3400亿元,信用修复初见成效;此外9月份起纳入社融规模统计范围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12月份融资规模同比减少487亿元,降幅较11月(同比减少2614亿元)大幅收窄,判断主要为2018年内专项债发行额度已于10月基本用尽。预计2019年1季度在央行降准和部分地方政府2019年额度内专项债提前发行的背景下,银行信贷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较2018年同期或将呈现较大幅度增长,非标等表外融资降幅仍待观察。 本周(1月15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会上表示今年在投资上将聚焦五个方面:一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二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民生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养老、健康、教育等补短板投资力度;五是加强生态环保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他同时指出在政策措施上,主要在投资环境、项目推进和资金保障上下功夫,具体包括:1)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大幅度压减项目审批时间;2)争取在一季度预下达大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推进在建项目加快实施,加快开工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提高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按照近期、中期、长期储备一批补短板重大项目;3)加快发行和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在建工程及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更加有效地吸引外商投资。 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9年将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规模,较大幅度增加专项债规模,具体规模要等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确定,待全国人大通过后,财政部会把地方政府专项债数额下达给地方,争取今年9月底前各地完成地方专项债的发行。指导和督促地方将专项债券资金重点用于急需资金支持的方面,优先用于解决在建项目“半拉子工程”、存量隐性债务项目政府拖欠工程款问题等。在具备施工条件的地方抓紧开工一批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以上发改委所提及的投资聚焦领域再次明确了2019年建筑行业的稳定需求和项目推进,尤其在城乡基建、水利建设和生态环保等领域,结合近期发改委密集批复的一系列建设规划,2019年1季度基建投资规模值得期待。
在我们的分析框架中,建筑行业估值更多反映出景气度变化预期,而2018年以来建筑行业整体行情低迷主要反映出市场对于投资增速的悲观预期,即对于建筑行业需求端两大方向基建及房地产在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清理PPP项目、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资管新规下表外融资的逐步缩减背景下增长边际的递减预期。此预期受政策变动影响较大,但实质已在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一年半时间内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消化。2018年5月以来基建投资增速持续低于10%,处于近年的低位水平,但当前财政及货币政策均有望边际宽松的形势均验证了我们对于2019年投资增速、财政支出力度、企业信用及融资环境边际改善的乐观预期。2018年下半年以来,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全面启动、雄安新区规划方案获批、多地轨交建设规划获批,各地稳投资方案积极推进,2018年铁路投资额超年初计划水平高于8000亿元,2019年铁路建设目标明确已确定,中央及各部委多次在基建补短板领域释放积极信号给出明确指示,我们判断后续相关基建项目进度或有望密集、加快推进。
但同时,必须要看到建筑行业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重要变化:1)市场担心的政策收紧已经不复存在,“政策底”或“政策边际改善”的结论可下,有助于提升建筑行业的估值空间,助力建筑行业的估值修复;2)市场关注的建筑企业融资环境悄然变化,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和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建筑企业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利率上行成本高企的冲击和缓解"融资难"窘境;3)市场关注的建筑企业业绩增速下滑预期有望提前改变,融资环境变化导致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建筑企业业绩增速下滑,一旦融资环节改善,建筑企业业绩增速有望止跌回升,建筑行业磐涅重生。我们积极看好2019年基建增速的修复,建议重点关注大建筑央企、地方路桥企业、生态园林企业等投资机遇。 n 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建筑反弹仍在路上。当前建筑行情反映政策边际改善下的估值修复,未来建筑行情能走多远主要取决于:政策持续回暖+行业基本面支撑+上市公司业绩释放。
重点推荐: 1) 基建任务主要承担力量、估值及信用优势显著、累计调整幅度较深的大建筑央企【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建筑】、【葛洲坝】等; 2) 主要地方路桥建设企业,【安徽水利】、【山东路桥】等; 3) 生态园林建设主要受益公司【东珠生态】(国家湿地公园第一股,现金流好,负债率低,业绩确定性强)、【岭南股份】(“园林+”典范,文旅大有亮点,订单成倍增长,业绩持续释放,估值优势显著)等; 4) 民企融资政策主要受益公司,判断其因信用问题导致的估值折价有望得到一定程度修复,建议关注【苏交科】、【东方园林】等重要标的; 5) 油价上涨趋势较为明确,油气开采服务及化学工程子行业或有望受益于相关石油、石化企业经营景气度提升趋势下的资本开支增加,建议关注【中国化学】等。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风险、PPP推进不及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地方财政增长缓慢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