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8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会议指出,过去五年通过实施营改增累计减税2.1 万亿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进一步完善税制,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
会议决定,从2018 年5 月1日起,一是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 亿元。二是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 万元和80 万元上调至500 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三是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实施上述三项措施,全年将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4000 亿元,内外资企业都将同等受益。
点评:
1,增值税减税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作为间接税的核心税种,增值税是我国财政税收体系中的第一大税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增值税第一档普通货物税率,多年以来一直维持在17%没有发生过变化。我们认为,此次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意义非常重大,堪比2008 年增值税从生产型转向消费型、“营改增”等重大税收改革措施。
2,减税收益或将主要由卖家企业获得
增值税是价外税,并不反映在企业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但由于我国商品销售多数采用含税价报价(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费的所有商品基本全部是包含了增值税的含税价格),因此如果在最终商品售价不变的情况下(暨对消费者没有任何影响, 不影响消费量),增值税减税的利益将主要由卖家获得、形成卖家的利润1。
3,我们估计此次减税可以增厚制造业企业净利润约3% 此次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值税纳税额可以降低约5.9% (1%÷17%)。根据Wind 统计的数据,2014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大概在2.7 万亿,假设实际税负率不变(暨应纳增值税÷营业收入的比值不变),2015 年至2017 年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5.6%、11%, 以此估算2017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大概在3.3 万亿。
按5.9%算,则制造业增值税减税大概在1944 亿,与公开报道中提到的多个行业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 亿元,数字上大致上相当的。2017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税前利润总额是6.65 万亿,由此推算减税可以增厚制造业企业的净利润约3%左右。
4,我国的减税降费有望持续推进我们认为,我国的减税降费,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将持续推进。以此次增值税减税为标志,后续其他相关的减税政策值得期待。我们在此前的专题报告中指出过,80 年代美国大幅降低企业所得税, 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并没有跟进,导致了80 年代全球资本大幅流入美国,某些年份中全球约50%的FDI 进入了美国。此次特朗普政府减税方案落地后,美国有望成为全球主要国家中企业所得税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汲取以往的历史教训,我们认为此次其他国家会通过减税、营造开放友好的投资环境等方式,来应对美国减税对全球资本的冲击。且减税降费也符合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目标导向。(关于美国减税的专题研究,可以参考《美国减税专题研究-历史经验、影响机制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