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明确北斗应用指标,加速北斗民用市场渗透
文件提出到2020年,建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应用环境趋于完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北斗系统交通运输行业服务体系,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交通运输全领域实现北斗系统应用。具体指标为:重点运输车辆北斗兼容终端、国内“四类重点船舶”北斗兼容终端、城市地面公共交通北斗兼容终端等领域的应用率不低于80%,推动民航低空空域监视北斗定位信息应用率达到100%,铁路列车调度北斗授时应用率达到100%,行业在售终端全部支持北斗定位模式,建成相应的应用管理与服务平台。到2025年,建成服务于综合交通的定位、导航和授时(PNT)体系,形成完备、规范、精准、安全的北斗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格局,为国家综合PNT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我们认为此次文件的印发意味着北斗系统以交通运输行业为重点契机,后续将全面渗透民用市场,北斗产业的空间完全打开。
《规划》强调建设完善地基增强系统,关注民用高精度领域应用
地基增强系统于2016年推广,通过地面基站方式大幅提高定位精度,最高可到厘米级及静态毫米级,为北斗民用推广提供技术基础。虽然我国已建成一定规模的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但尚无明确的应用服务政策和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无法完全满足行业对高精度定位导航的需求。《规划》强调建设行业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服务覆盖长江干线和沿海港口等区域。我们认为,国家层面强调完善增强系统建设以及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将加速扩大北斗高精度覆盖能力和服务领域,北斗民用高精度应用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规划》强调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关注北斗领域军改后恢复性增长机会
北斗系统具有军民融合的典型属性,通过行业应用北斗系统,能够有效促进交通运输保障国防建设能力整体提升。《规划》强调深入推进北斗军民融合应用,支持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我国近年国防开支整体投入规模不断增大,军费开支为军工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力保障。2015年,中央军委宣布实施全面军改,经过两年的发展,改革各项措施陆续落地,军改阶段性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进入红利集中释放期,我们看好北斗行业在军工领域后续的订单释放。
2018年北斗开启三代密集组网,看好北斗板块性机会
国家稳步推进北斗系统建设,2012年底北斗系统已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设,计划2018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向全球提供服务。随着北斗开启全球组网,成本降低、精度提升以及政策扶持等因素驱动,北斗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一方面随着北斗开启全球组网,北斗成本降低、精度提升以及政策扶持等因素驱动,北斗导航后续将迎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军改的阶段性完成,我们看好北斗行业在军工领域后续的订单释放。重点推荐:华力创通,建议关注:海格通信、北斗星通、合众思壮以及振芯科技等。
风险提示:
行业企业过多导致竞争过于激烈的风险、高精度等新技术产业化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